01:01 10月2日,由铁西区总工会主办,沈阳市摔跤协会承办的“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系列活动之“铁西区职工摔跤表演”,在劳动公园举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市摔跤的观赏性极强,国庆假期,跤手们的精彩献技引来大批市民驻足欣赏,这招招式式的真功夫赢得叫好声阵阵。 摔跤是体力与意志的较量,是力量与技巧的综合对抗。舞台上,参加展演的跤手们,灵活移动,攻防自如,时而抱作一团,时而发力推拉,旗鼓相当,充分展现了中国式摔跤运动的独特魅力。 柔道“金牌教头”刘永福携昔日弟子、奥运冠军孙福明,前来助阵。沈阳市摔跤协会主席吴学刚告诉记者,刘永福曾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北市摔跤运动员,曾在全运会上拿过中国式摔跤的银牌,“之后,刘永福教练把北市的跤法融入柔道当中,培养出了多位柔道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8岁的杨家俊是本次摔跤技艺展示年龄最小的跤手。摘下小眼镜,换上黄底红边的跤衣,在与父亲杨传陆的“对决”中,杨家俊展示出了不错的基本功,一招一式,颇有架势。 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英国人卢克,自小喜欢“中国功夫”,扎根在沈阳后,惊喜见识到北市摔跤,“这是真功夫!”在跤馆学习半年,这是卢克第一次登上舞台与同伴尹俊“表演”摔跤技艺,全面展示出了自己在力量和耐力方面的优势。台下的师兄弟们为卢克竖起大拇指,观众则献上热烈掌声。 沈阳市摔跤协会主席吴学刚表示,北市摔跤具有百年的传承和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今天的摔跤技艺展示中,有我们具有代表性的五代传承人,最年长的80岁,最小的只有8岁,包括刘永福教练,他们中很多人都出生、生活在铁西区。北市摔跤在全省各地有20多个传承点,这个项目已经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今天又来到公园,接下来,还将走进大学校园,我们将把北市摔跤传播到各个角落,更广泛普及。”北市摔跤不算小众文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北市跤场达到鼎盛,知名跤手广受追捧。中国武术讲究柔韧,灵活和反应速度,北市摔跤就吸收了这些精华。 据了解,铁西区总工会在国庆假期主办摔跤表演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让运动走近职工,让健康“护航”人生,激发广大职工和市民科学健身的运动热情。 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 摄影:张文魁 视频:剪辑徐小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51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