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先贤遗志,弘扬澄衷中学武术教学体育传统

发布时间:2017-2-18 21:14:44   点击数:

他曾是体弱多病的“林妹妹”,如今却是学生、家长都喜爱的“林教头”。这位叫林思砚的29岁青年不追星、不想着赚大钱,他抱定了一颗弘扬精武武术的心。日前,在首届上海市九星教育达人虹口区评选中,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员、虹口区澄衷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林思砚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两位候选人,代表虹口区参加市级评选。

从“林妹妹”到“林教头”

在7岁以前,林思砚是个体弱多病的“林妹妹”,是武术改变了他的一生。如今,他和武术结缘转眼已经是第23个年头。

第一次进入精武会在霍元甲先生照片下训练的场景让林思砚至今难忘。当时,抱着让孩子强身健体的目的,林思砚父母把他送到了精武体育总会学习武术。对于林思砚来说,一个男孩武侠梦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医院的时间都花在了训练上,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喝水不再就着药,跑得比同龄人快,跳的比他们高,这种“神功”让林思砚尝到了甜头,也促使他更努力的“修炼”。训练是艰苦的,酷暑寒冬,枯燥繁多的基本功,日复一日都在对林思砚和小伙伴们的身体极限提出挑战,很多一起来的小伙伴逐渐退出,但林思砚已不是原来那个懦弱的小男孩,他学会的不仅是武技,更是坚持不懈的态度,变强的不只是身体,更是精神。

在坚持了3年后,林思砚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开始在上海市武术锦标赛中崭露头角,为虹口精武摘金夺银。14岁时,林思砚进入了心驰神往的上海武术队,在全国的最高武台上代表上海出战。退役后林思砚一度以为自己的武术路已然画上了句号,直到他又回到了这个梦开始的地方:虹口精武……他先回到虹口精武武术队帮助启蒙教练陈义忠任教,随后又考入长青学校任体育教师,后来他又调往有着武术传统的澄衷高级中学任体育老师。

23个春秋里,林思砚从“林妹妹”变成了“林教头”,从学生到武术运动员,又变成了体育老师、教练。身份的转变让他意识到应该担负起更多发扬中华武术的责任。通过学习林思砚明白到:好的师父“教之以强身之术,授之以仁义之道”,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这么简单,更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

传承先贤遗志,夯实校园武术教学

林思砚认为,“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先生百年前提出的观点,而如今的青少年缺乏的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更缺乏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文武结合,国之强盛。在国家正走向世界第一强国的道路上,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弘扬武术文化,开展武术教学势在必行。而在澄衷高级中学,武术教学一直是一大传统。据澄衷高级中学校长潘红星介绍,澄衷高级中学是一所著名的百年老校。年,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以他“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精武先贤王怀琪晚清曾在澄衷就读,后到中国体操学校深造。毕业不久即回母校连续任教达40年。王怀琪年参与精武体育会培训,曾任精武体育会器械部主任,并把精武精神和精武拳操引进到澄衷中学。王怀琪不仅擅长体育教学,还擅长体育专著,先后出版了百部体育专著。自年来到澄衷高级中学任教后,林思砚开始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武术特长。

为了提高广大学生“习武强身”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武道精神,澄衷高级中学与精武体育总会配合开展武术教学,积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也让林思砚找到了用武之地。精武创始人霍元甲先生认为武术不应有门派之分,应吸收各家之长,发挥强身健体之用。这也成为林思砚在教学武术时的一种态度,澄衷高级中学体育组以精武武术、各派传统武术为框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让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套路学习。比如今年高一学习的是养身功法《八段锦》,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同学们平时学习压力较大,在课中,结合呼吸方法,平心静气的练习一套八段锦,对一天的学习生活有显著的功效。高二同学学习的是精武少年操与新编少年长拳则是结合力量,速度与协调性与一身的两套套路,结合高二学生身体生长特征,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与发展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结实的身体基础。高三同学学习的太极拳则相对安静,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润一体的至高境界,对于压力巨大的高三学生,太极拳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们平心静气,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任何挑战。

与此同时,澄衷中学体育组也在积极的整理旧拳谱,发掘其中好的材料加以改编,比如精武的“功力拳”、霍元甲先生的“迷踪拳”,甚至近些年流行开来叶问师父的“咏春”都在其列。在其原有的武学特点上,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加以整改精进,编写成教材。在这方面,林思砚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全面开展武术教学的基础上,澄衷高级中学体育组选出了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组织成立了校武术队。武术队队员们有的从小学习武术,也有从进入高中后才坚持每天参加武术训练的,他(她)们活跃在上海市的各个武术比赛中。年8月澄衷高级中学高二近50位学生参加世界精武大赛的开幕式表演,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女士等众多领导对节目给予赞扬及肯定。10月,高二36位武术队员代表虹口区参加上海市阳光大联赛武术操比赛,获市一等奖。12月,高一21位武术队员参加区阳光大联赛武术操比赛,获区一等奖,个人奖项更是数不胜数。在四年一度的上海市第15届运动会上,澄衷高级中学武术队运动员代表虹口区参加比赛,获得市前三的好成绩。

精武武术教学融合爱国文化

看到学生对武术技法产生浓厚兴趣时,林思砚的武术梦得到了延续,他也意识到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于是,他开始恢复训练,在巩固传统中华武术的基础上,尝试着学习世界各国武术:拳击,泰拳,巴西柔术,柔道等。再次成为“学生”去学习的过程中,林思砚得到了不同的体会,他明白到武术也和科技一样,在良好的传承下,必须要改进甚至是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以身作则,把这一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学武者。我将新学到的技术在社团及兴趣课上和学生分享,交流。同学们同样对国外武术技法的兴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这正是霍元甲先生愿意看到的吧,不仅对中华南北流派武术兼收并蓄,更放眼世界,海纳百川融各家所长,助我华夏少年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在教学中林思砚始终不忘告诉学生有了结实的身体和能力外,更要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林思砚在上武术课时,不忘将中华武术历来的爱国精神告诉学生,岳飞将军的“精忠报国”,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皆历历在目,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爱国史。“精武武术,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也是精武体育会的宗旨所在,是每个习武者所要具备的特质,这也是精武精神,尚武精神,更该是国人精神!”

“文以德彰,武以德显”,在教学生武术技能和传承武道精神的同时,林思砚最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武德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的武学家历来也有重礼仪,讲礼法的传统。所谓“学拳先习礼”,而“为武师,须教礼”,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一个简单的抱拳礼,更是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从我做起,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容他人。学会相处,彼此竞争向上却又相互合作、帮助。比如在课程中,当出现某些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林思砚宁愿停下进度,希望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们进行帮助,告诉他们能力越强,责任也越大。让他们体会到即能在帮助同伴中巩固学习,更能在帮助中收获友谊,提升集体凝聚力。启发与培育学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新思想,最终起到以武树人,立人,正人的作用。

传统武术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作为一名习武者和武术教育者,林思砚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一精神传承与发扬光大。在武术的普及和推广中,提高学生素质,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武术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我愿为此贡献自己的毕生之力。”









































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ps/57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