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博野快讯」可快速
几句寒暄之后,我们说明来意,宋占青先是一愣,继而腼腆的笑了,说自己确实练过武,而且在南堤圈武术红火的时候,在村里武术队当过总教习,那时候还常带孩子们去参赛,曾经组队在县里演出获过一等奖。当我们问起他现在村里练武之风如何时,他轻轻摇头,眼里有些许失落,“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忙着挣钱,谁还有时间练这个!” 在一个应该有百年历史的窄小木门前,轻叩出来的还是一个中年人,身材魁梧,体格健硕。他叫宋立根,今年51岁,在上个世纪村武术队尚在的时候,也是队里教练之一。武术队解散时的各种兵器,他有心的保管起来了。一听说是要采访南堤圈的武术,宋立根从东边屋里拿出一个油布包,从布包里掏出几本书小心的摊在炕上,让我们拍照。几本书都已经泛黄,细细一看,都是标有武功秘籍字样的“老书”。宋占青说,立根不但把原来武术队里各种兵器都保管的很好,而且连那时候的教材、古籍都妥善收藏,就想着有一天再重新组队。 说起过去的辉煌,宋立根打开了话匣子。二十五年前,他们组队到过蠡县刘佐村进行过“对门”。刘佐村那时候是和南堤圈齐名的另一个“武术之乡”,“对门”就类似古代打擂比武,但那次没有真正交手,因为刀枪无眼、拳脚无情,采取的是表演赛的形式,就是你方练罢我登场,让观众当评判。问起比赛结果,宋立根竟像孩子一样笑了起来,“当然是我们们更胜一筹”,那神情,那语气,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飞扬的年代。 勇杀日寇非等闲 两人又给我们推荐了该村一位“武术泰斗”。老人名叫宋进喜,今年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了。到他家的时候,宋老爷子没在家。一问他的老伴刘老太太,方知他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衡水安平县卖蔬菜还没回来。我们惊异于一个年近8旬的老人,骑着自行车带着箩筐,往返得七十里路身体如何吃的消。老太太看出我们的心思,笑着说,他练了一辈子武,身子骨硬朗着呢。这还算近的,另一个常去赶集的地方,来回得一百里! 老太太说,老头子祖上就习武,练得是罗家枪,也叫五虎短命枪。老头子的一个侄女叫宋艳雪,现在当小学教员,十一二岁的时候,参加过保定市组织的武术比赛,还拿了金奖。老太太又说,那时候自己进这个门不久,她婆婆给他们说起过,她的大儿子、二儿子也就是宋进喜的大哥大喜儿和二哥二喜儿,也是武术好手,而且有真功夫。因为看不惯日本鬼子欺负咱中国人,和村里很多练武的年轻人一起,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大喜儿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片撂到了十来个鬼子,到了最后砍鬼子砍的实在没了气力,大刀片也都卷了刃了,被日本鬼子挑了膛。至于二喜儿,也是死在抗日的战场上了。“每年清明,我们都让我们老宋家的孙男弟女去程委镇那个烈士碑前烧烧纸寄托哀思,让他们记住他们的先人,不能忘本。”说道动情处,老人眼圈已经泛红。我们几个也肃然起敬,一个南堤圈普通的习武之家,竟然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这么巨大的牺牲! 武术国粹期待“突围” 由繁华走向衰落,南堤圈“武术村”的命运变迁,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当前,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武术村”也面临着南堤圈一样的困境:武术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后继乏人,个别拳种濒临失传。据了解,南题圈村里的拳种从“少林拳”演化而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南堤圈拳种“翻子门”,还有“戳脚”等,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宋立根说,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离去,致使“翻子门”传承问题也显得日益紧迫。现在部分人在表演时,增加了许多表演性套路,也致使“翻子门”原生态内涵受到破坏。 谈起武术在该村的传承,宋占青无奈的说:“不是我们不想传帮带,是现在村里习武的氛围已经没有了。我们小时候村里家家习武,人人练功,可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也都有自己的事业,基本没人参与了,我们最后一拨徒弟现在也三十二三了,武术在这里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宋立根接过话茬:“我们那时候练一天功,到晚上基本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如果现在让当爹当娘的送自己的娃儿吃那么大苦,哪个舍得?” 在结束采访时,两人建议有关部门应对保定市武术家底进行排查,对民间杰出武术家、优秀传承人的功绩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将来可以适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同时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让具有保定特色的地方武术走进大、中、小学校,把蕴含民族精神的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堂之中。 在宋立根院外一个不大的空场上,两个人单独练了几样兵器,又对练了几招,闪展腾挪、一招一式,依稀能看出当年的雄风。望着他们对练的身影,我们期待着“翻子门”早日走出困境成功突围。 来源:《燕赵都市报》,特此感谢! 作者:贺宏伟、张旺辉、徐世恩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ps/12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