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到桩功的具体练法,说现今很多人站了很久都不得法,不知是练功时间不够长还是原本就练错了? 无论什么功夫都得在检验中提高。知道了检验,才好理解功效,而知道了练功目标,又才好设置检验。 站桩与检验 检验标准是很重要的,很多习练者只是忠于习练,还不太知道检验标准,也不太知道所练内容的作用。比如他只是通过一些感性的判断来判断——冷了、热了、疼了…… 或者感觉上舒服了、感觉上轻松了、感觉上精神状态好了…… 假设说桩功的追求,是为了去病强身乃至用于技击。那么我们假设成这是一种“去病”的需求。不知道(治疗)方法的底细,就会混乱治疗效用来源。 比如一个缺觉的人,也许他休息一下就可以改观了。哪怕闭目养神也有作用。 一个感冒的人,也许过了七天就自觉康复。哪怕一些功法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一个身体不协调的人,他的协调性的提高到底是出自站桩多一些,还是骑自行车多一些? 一个渴望提高发力的人,打篮球、跑步、俯卧撑、云手、站桩等等训练中,哪一个效果更明显? …… 以上思考,是为了说明,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对于探究具体每一种(提高)方法的作用有多大,哪一种方法的效果是真正不可替代的(必须的)? 比如以上问题,缺觉的表现是头晕、体虚、精神涣散、健忘甚至头疼、发热…… 而其他比如感冒、比如亚健康、比如大凡内科也多会伴随类似的症状,那么必然有的休息能解决,有的则解决不了。比如站桩调理一些慢性病,有的慢性病仅仅“多休息”“运动起来”就能解决。 那么就对“调理”这需求目的上,你是站桩还是散步都是可以的。也更加谈不到是形意拳好还是太极拳好。 如果仅仅“多休息”“运动起来”就好,那么你站桩站错了,但只要具备休息与运动这两项功能就够了。 所以你并不能把病患的纠正就对等认为是“桩功”的奇效。 比如,也许你站错了,膝盖受伤了,但是你也同样起到了“休息”的作用,那么对你站这个桩来说,还不如早点睡觉,第二天去商场转转。也许你仅仅停下手上的事情,晒晒太阳就能解决。 站桩与思考 客观分析,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在做什么,是否真正是自己认为的那个方法起到了作用。 所以谈论一个功法、一个武术技法,就不能只提名称,得提供具体的状态。 同样是站桩,一个人与邻居老王的可以就不是一种站法。同样是三体式,一个人站的也许与同事小张的也不一样。所以名称不代表什么,就好像天下的医生都叫医生,但必然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 武术功法是一个很深的东西,不是便利店就能轻易买到的,也不是你一站就对了的。所以仅仅从名称上给予判断与指导的老师(包括言论文字),都是不够负责的。 打破迷信,才能明明白白的进步。对于武术病症,也才不会延误治疗。 好比有人练了1年某某拳,除了学会一个还不如广播体操内容更丰富的套路,其他无论实战还是运动能力都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那么这就得思考,是不是学的不对,或者内容不行。而不是自责,是不是我还时候不到,是不是还要再坚持1年? 桩功来自武术,武术是技术,不是信仰。是技术就必然与没技术有明显的对比效果。 不是你心诚就灵,不诚就不灵。你并不需要修炼你的诚意。如果不得法,必然是方法问题。你花再多的钱供奉祖师爷,方法不对也照样不成。也许没学好,也许没教好,也许本来就不行。就好比天下中医都拜炎黄、扁鹊、张仲景……但不代表拜了就是真传。 所以千万不能稀里糊涂的模仿外形。你仅仅模仿外形,而不去深入思考,你甚至都无法判断你老师的水平如何。 站桩与养生 无论桩功的技巧应用还是功力训练,桩功本身还不属于直接攻击的技法。要用于攻击,则必须要训练攻防拳架。桩功只是落地生根,发拳整合的先决条件。 近代桩功的倡导,是从形意门分支来的。在不具备较强基本功,不足够支撑大强度形意拳架训练的情况下,从站桩即静态训练入手,是个方便法门。为了不影响拳架严谨度与养成不良习惯,所以采取与直接攻防拳架关联不明显的单独功法来提高素质。等身体条件养成了,再套用到拳架当中。 后来这部分逐渐独立起来。因为是以静态为主,以养生为用,所以自然就会偏离武家系统,而偏向道家丹道修真系统。所以一些感受的体验就多余武技的检验了。原本古代武术内修就有引用丹道系统,比如“丹田说”“周天说”“任督运行”等等,所以在形意拳桩功流行之后,其他武术门派也逐渐推出或者创出了本门桩功。桩功也就近乎成了一个随便的武术动作的静态训练。 如此,站桩的检验标准也就必然偏离了来源状态,偏向内在感受的体验,也就是丹道修真系统了。反而不太容易理解,也不太容易掌握,而效果也不是很强。因为丹道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仅仅的打坐或者站桩。 因为桩功确实是打基础的方便手段,所以随着桩功地位的提高,一些拳种也不断把整个武学系统装桩功里结合,以至于桩功本身成为了统领流派技法的核心功法。而原始武术形态也附和了桩功形态。比如意拳与戴氏心意拳的某些支派,都已经是这种情况。 当代追求桩功的主流群体,往往是武术技击训练稍弱的人,一部分是对武术的神秘领域有着追崇,一部分是有很直观的健身养生需求。这也致使他们不在乎原本武术系统。 就养生上,先从很直观的医学价值入手,比墨守道学修真系统要实际且高效得多。等你真正了解了身体,了解了站桩原理与步骤,随着阅历的提高,自然就理解了丹道系统。所以既然进入这一门类了,即不要着急,也不要盲目。从医理入手,刚刚好。 这是站桩爱好者要思考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55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