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钟云:我做武馆就是想让武术时尚化,什么时尚化?时尚化就是简单化,简单化就是便于体验,便于体验就是让人得到身心的愉快。因为任何艺术武术是服务于生命体质的。是让人身心愉快的。 (笔者同感,中国武术本来就是简易化,到了某些拳师中变复杂化了……) 最近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叫《叶问》,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近年来武打片里边,惟一用实战武术的方式去拍武术的,没有那么多虚的东西。比如说甄子丹很多打法,是表演武术无法达到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甄子丹,把这个西方人打到地下的时候,他用这种短距离的、快速度的圈打。中国武术是用抛物线来打,不是说光用拳打,他用抛物线打,这个动作完全是滚出来,是这样滚出来的,它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完全是里边的命门和丹田交换,通过螺旋缠绕出来的。而且你看中国人的打法跟西方人完全不一样,西方人的打法是直线,因为西方人认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可是中国人,他的打法完全是曲线,他的曲线是最接近于直线的曲线,比如说我们的打法,比如说外国人拳击是这样,你看中国人是内旋、外旋,实拳出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后脑会振动,而中国人曲线发拳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力分散在整个圆的切线点上。朋友们看,正旋、外旋,我在打的时候不是说我光拳锋要伤人,我整个的一个旋都要伤人。你看泰拳,泰拳的肘基本上都是直肘,但是中国人的肘是旋肘,它是旋上来的肘,旋肘,完全是像弯刀一样,是切线和抛物线的原理。 甄子丹这个《叶问》我认为从武术角度上是非常精彩的,他把一个武术家的状态和气质演出来了,就是那种清高散淡,内心强大,外表温和,遇到那种大的是非的时候,一身傲骨,但无傲气。现在屏幕上这张照片就是叶问原型,你看这位老先生安静、平和、慈祥,谁能想到他是武术家,谁能想到这是李小龙的老师,这是李小龙和叶问的合影,这是李小龙和叶问老先生的对打,李小龙是对近代中国武术创新贡献非常大的一位武术家,他把咏春拳和西方竞技武术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截拳道,并通过电影让它走向了世界,功夫这个名词,就来自于李小龙。 一提中国武术,还有一点,我们每个人会想到少林寺、武当山、崆峒山、峨嵋山。为什么和尚、道士练?就是因为中国的武术不是对付人的,是对付野兽的,出家人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之中,他们既要保持体力,又要保持一种心理的平和,就需要观想,但是又要保护身体不受野兽的侵害,所以他就研究野兽,总结出一套中国武术的方法,就是叫阴性武术体系。他绝不去练肌肉、练体能,他用一种特别平和的站桩方式,仿照野兽的攻击方法创立了武术体系,比如说对付豹子,他是站着以后,下势,豹子来怎么办?等着。豹子来,豹子挠我是这样挠,他也每天就这样,慢慢地练,这就比豹子的速度,这个秒速是一秒钟二十米,但是怎么练的?就是不动练的。所以中国武术,它的技击是一种生存本能,它不是竞技,但是它的练功的方式是用养生的方式,它长期蓄养,它不是靠这种大体力运动,就是中国武术练功和练拳是分开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功,它是整个养生过程,它通过一些对称运动,通过这种内部梳理,通过一些心法来把整个身体调得安徐、平和,行为流畅心理安详,有一句话叫心平而气和,因为武术的心理目标就是心意和,意气和,气力和。心为头,心平气就和,气和了,力就出来了。按道家来说是一个反向操作和弱化使用的过程。 其实真正的武术的宗旨,更重要的是养生,我希望大家能跟我一块儿,咱们都体验一下武术。武术的第一训练是什么,武术的第一训练,不是劈叉、压腿、折跟斗、扎马步,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叫凝神聚力、舒适自然,比如说我们看到马步,你往那儿一站,这么一待,太受罪了,这儿都断了,完了以后,挪个步也不好挪,抬腿也不好抬,真正的武术,它就是这儿稍微一弯,它不断劲儿,我们走步,走步也快,吊步也快,踢腿也快,这多快。最舒服的动作是最好的,是最容易养生和进攻的动作。 什么人可以练武术?说我那么大岁数能练吗?是不是得童子功?还有一句话叫,吐痰不挂嘴就能练。吐痰不挂嘴,你吐痰,啪吐出去了,完了你一吐,啪这样了,练不了了。这是科学的,因为你一挂嘴,你这横膈膜肌就失去作用了,没压力了。第二还有一句话,比较粗俗,就是撒尿不湿鞋,你撒尿斜出去了,你鞋湿了,你就没劲了,练不了武术了,就是说人人都能练。 武术的第一基本功是什么,是松静力,放松和安静。放松,第一让你找到自己的好多穴位,第二能避免运动伤害,放松是训练出来的,放松不是说你想放松就放松,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公园那些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时候,最常见的动作就是这个,是吧,这叫懈,其实真正的武术也有这个,就站这以后,首先把神调出来,因为叫神领无散骨,我也是这样。这样的训练是有意识的、主观的整体运动,而你这个也运动,差不多,但一点用没有,就是体罚,中国武术叫体认,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你就放松,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武术有很多力,比如说叫悬浮力,悬着、浮着;开合力,开着、合着;它很多很多力,这个力不是力量的力,是力的状态,比如说我们现在拿起手来往这一搁,放松,放松到什么程度?松而不懈。我还能有劲,但是我还下不来,我还上不去,找到它的临界点就是归零状态,这样你才能感受到穴位和经络的运行,人只有放松才能健康,比如我们现在都坐半天了,大家做一个浮按桩,手搁上,肘外撑,浮按,什么叫浮按?就是浮在水面的一个球,给它按下去,慢慢按,指尖上扬、头往上顶、下巴颏微收,往下按,腕往下按、掌往上提,你会感觉到指尖发麻,反复做,你会把肩膀的肩井穴拉开,工作比较累的时候,你要这样一下,把后背拉开以后,就会缓解你的疲劳。还有一个桩法,找两个人上来,来试一下。就是叫分离桩,什么叫分离桩?就是你把自己像五马分尸一样分开,把自己拉开,你看,你跟着我,把腿外撑,把两手伸直,使劲往两边射,后背齐,使劲往两边射,头上顶、下巴颏微收,坠肘,使劲从脊椎开始,往两边分开它,这叫分离桩,这样你做不到一分钟,你会后背出汗,这就是中国武术玄妙的地方,它不挑战极限,心脏没有负担,肌肉也不会累,但是它就能让你微微出汗,要跑步你得跑多少米才能出汗?出汗了吧? 武术是一种意识训练,是精神意识训练,放松,什么放松?放松是意识放松,你训练的实际上是意识,比如现在我们就要练一个把一个手往前抡,一个往后抡,一个手往前,一个手往后,这就是两个脑子的训练,它就是意识训练,是意识控制的,这就是武术第一个基本功,叫对称运动。你看像不像残疾人?你看我来做这个,换,这样训练出来以后,你左右脑就可以对称运动,可以去呼应,你们谁愿意可以试试这个,回家先练一练这个,但是不要使劲,使劲就容易受伤。 好多人不理解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让使劲?练功的时候不能使劲,还有练功累就不对,你不能累,它完全是理解出来的,就是打架的时候,往前打的手不许使劲,你看外国人都攥拳,中国人不许使劲,中国的武术就是,你使劲,就把劲给自己了,劲给自己了,你使劲你打不出去,劲要给别人,就是放松、是对称。朝这边打,所以你看,你这样的话就给别人了,还可以连击,这就是中国武术跟西方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人都问我,太极能打人吗?你可以体验太极,太极的力量叫螺旋杠杆,因为它这是,什么叫太极?这就是太极,这就是太极,这就是太极,很多都是。太极它特简单,这就是太极,我不敢使劲,一使劲他就飞出去了,就是螺旋杠杆力。 太极是中国的武术里边的超越机制,因为中国武术分三个机制,一个是本能机制,一个是叫仿生机制,仿生机制刚才我讲了,还有一个超越机制,太极和后来王芗斋发明的大成拳,都属于超越机制里边的,比如说一个圆,圆是很难打的,它全是圆,全是旋,我们是先制造一个圆,这是太极,我们先制造一个圆,圆完以后我们再自转,你看圆,在里边自转,就是你在碰我的时候,全是圆和旋,实战太极是合中线的(汇合到身体中线),比如我们这是一个圆,这是一个旋,圆、旋,但我加速度,我加速度,但是练功的时候,就得是这样一点点地找,每个点的这种发放、柔化,它就是一个阴阳,它是一个以柔克刚的东西。 武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是一个武术受益者。因为我小时候身体瘦弱,而且我自卑,你一自卑,自己聪明都不知道,自信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智慧。我学了四年绘画以后,我敢考中央美术学院,走上艺术道路之后,因为武术的这种精神,让我去创新,咱们在社会上看到的瑜伽、跆拳道、空手道,它们在中国都有场馆,而且普及得特别好,比方说瑜伽,其实瑜伽跟中国武术是同样的东西,在中国传播瑜伽,我认为没有中国武术的内涵高,而且它没有中国武术高级,它们运动的幅度太大,它会造成很多运动伤害,而且它跟那种心灵和精神差距太远,另外中国武术还有一部分就是训练的是一种精神,我就想做了一个武术空间,按禅宗寺院那种庄严朴素,那种状态、那种气氛来做一个空间,而且把这个空间里边做上了水,因为北京干燥,你要在练武术的时候,腹式呼吸的时候会比较湿润,另外我在武术空间里做了很多瓷器,因为瓷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华的东西,还有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这是使馆的人带着小孩去学中国书法,我这来的西方人学武术的特别多,他们学书法、学武术、学中国画,有的学吹埙,我觉得文化是无国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他们的认可也增加了我很多信心。这个是中央芭蕾舞团,在最边上坐着的是王媛媛,她是奥运会的舞蹈和《夜宴》舞蹈的编导,她是芭蕾舞团团长,她希望用武术的训练方式改变芭蕾舞的惯性,让她的演员形成一种风格,所以她每周都请我去教中国武术,这是我给武馆画的一个符号,就是两个人对抗,是从汉画像砖里提炼出来的,我做武馆就想让武术时尚化,什么是时尚化?时尚化就是简单化,简单化就是便于体验,便于体验就是让人得到身心的愉快,因为任何艺术、武术,是服务于生命本体的,是让人身心愉快的,所以希望大家愉快!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大家提供大成拳文稿,一起分享! 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基础上吸取:等等众家之长创立。大成拳“七妙法门”即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及实作;重健身和技击两个方面。王芗斋先生是“大成拳(意拳)”创始人,但他更是一位武林宗师。它打破了武林门派之分,并将“拳道”不传之秘公诸天下。 王选杰先生 王芗斋先生关门弟子、大成拳中兴之王 王选杰先生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武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王选杰先生晚年隐逸家中,除了继续研究拳理和养生术之外,著书立说,而且广收门徒。在他的众多弟子中,不但有北京的、上海的、浙江的、广西的和全国各地的,而且还有来自英国的、日本的国际友人和来自港澳地区的一些同胞……。 通过王选杰先生二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使中华武苑中的这枝奇葩--大成拳(意拳),得以重放异彩,并将不断的发扬光大。 王尚文王尚文是王选杰的衣钵传人,他“学师法而不拘泥于师法”,融多家拳法为一体,精研有得。 他少年时代表弱单薄,无缚鸡之力,路见不平则敢怒而不敢言。自古大同口泉沟矿民有着尚武之风。矿工的儿子王尚文在环境的影响下,也练起了少林拳。不久,他的身体变壮了,而且孔武有力了。从此,他深深地迷恋上了武术。自16岁那年拜师学艺后,一发而不可收。十年间,他先后练过少林、摔跤、形意、散打等功夫,从而在尚武的大同颇负盛名。他性格豪爽、待人宽厚又意志坚强,为求真功夫孜孜不倦。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功夫,立志要寻找到技击性强的拳种拳法。他心中有个偶像,就是独树一帜的实战技击家、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他求师若渴,遂于年秋只身赴京,并投拜在大成拳中兴之主、第二代传人王选杰先生门下,从而开始了学习大成拳的生涯。中国大成拳俱乐部 王尚文大成拳培训机构 ---中国功夫---养生空间--- ---我们专注健康养生事业--- 只要您有时间…… ---我们给您一个健康的身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