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喜见宗、谢两同事的进步,宗老师练拳一年多,谢老师时间稍短,他们基本上能把一套传统武氏太极拳学完。谢老师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弱,手、脚常常是直来直往。最近叫他们练习站桩,每次站桩时间不长,只有十多分钟,今天要求他们站桩把注意力放在下盘,体会腿借地的反弹力,过了几分钟,看谢老师站桩与平时有不同了,看见他全身随着腿缓慢的一弹一弹逐渐变得协调,有看头了,告诉他记住这感觉,把这感觉贯穿到太极拳的动作上。宗老师协调性比较好,最近能体会到松沉,但在进行套路练习中始终没什么进步,缺乏拳味,今天专门跟他讲解“欲转先沉”的练习方法。太极拳不外乎是一阴一阳,或称一蓄一放,或称一开一合,那么在套路练习中如何体现这要求呢?我认为,每个动作伊始,整个动作身法是收,是蓄,是合,尾闾中正,通过松沉,把身体重心松落在承重脚,渗透到地下,再体会大地的反弹,把借地之力传递到膝、胯、肩、肘、手,在这传递过程中,身法逐渐打开,是开,是放,是展,身法肢体到位后,接着身法又逐渐收,合,蓄,然后又重复上述的过程练习下一个动作。整个套路练习就是强化人体这个太极球的开合,收放,体会人体太极球下盘借地之力的弹性,如篮球落地的弹性,正如张师所说的,收要感觉无限小,放要感觉无限大。讲解完后,宗老师在后跟着我练习,“松沉,收,逐渐开”的提示下做了十几个动作,看着他的动作一起一伏,连绵不断,越来越柔顺,太极拳的拳感越来越好。他也说这次练习很顺,很舒服,又有进步了。 年11月14日 属于东莞武术人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