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武术_武术教程 >> 武术品势 >> 八闪翻简介

八闪翻简介

发布时间:2017-4-17 16:14:06   点击数:

一、八闪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

自清朝中叶至今,河北省肃宁县东泊庄流传的翻子拳,正名“八闪翻”,门儿称“八翻门”,俗称“翻子”,是我国优秀的古老拳种之一。

该拳历史悠久,相传起于宋朝。山东凌县城内智远王公受高人传授翻子拳,后将拳法授给开封府越南孙公;孙传于宜山镇四海张公;张公又授与章丘回回马公,马公又授予东昌府庙立庄回回祥九马公;马公授于河间府王世友村王学俊;王传于胞弟王学杰;雄县提下头李公投入王学杰门下学艺;李传于肃宁镇赵黄庄冯晟远。

清嘉庆年间,冯于东泊庄收徒李敬亭继业后,该拳由李敬亭传其长子遥,遥传于本村的阎绘图、闫寿臣、李德川(北京德胜镖局镖师)、徐凤山(镖师)、闫三、边福顺、左跃峰、刘宜宾等拳师,他们又相继传授八闪翻。因此,近代以来形成了“肃宁翻子”之说,在河北省中部地区广为流传。后寿臣闫公、德川李公传授与东泊庄刘世峰、边福顺、刘玉宾和本县师素村靳增年、靳洪年、靳五行等;闫三公授与师素村靳书堂、靳万发等;靳增年、靳洪年传其侄靳万发;靳五行授与靳清湛;边福顺授与靳万发、李万杰、刘双利等;靳洪年又授与北京戴德仁、徐文统、林胜利、郭春祥、马力、杨占勇等,其学生遍布北京城,逐步形成了北京翻子拳派。

二、八闪翻的传承体系及过程

据记载八闪翻自宋代以来就有在传承,“肃宁翻子”传承始于清嘉庆年间,经历了几代人,通过老一辈传承人的记叙,已知的传人有:

第一代传人:李敬亭(具体生卒年不详)

第二代传人:李瑶(具体生卒年不详)

第三代传人:阎绘图(具体生卒年不详)

第四代传人:闫寿臣(具体生卒年不详)

李德川(年-年)北京德胜镖局镖师

第五代传人:靳洪年(年生)

第六代传人:靳万发(年生)

八闪翻家传体系

第一代:靳平安(年-年)

第二代:靳洪年(年生)

第三代:靳万发(年生)

三、八闪翻的内容特点和重要价值

(一)八闪翻内容简介

八闪翻拳法是以六趟根为根,八翻为主,孙子兵法所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集内家、外家、长拳、短打为一身,其拳法出入进退,势式为桩。古时称长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见明唐顺之《武编》)。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第十四卷“拳经捷要”谈到温家七十二行拳、八闪翻等拳,称之为“善之善者也”。其拳法内容丰富,招式繁多,演练升华发展自成一体。其体系有三:桩功桩法体系,长拳体系,短打体系。

(1)桩功桩法体系:生成站桩行桩、单式演练拳法,功架以弓步、马步为主,也就是砸架子。初练以一步三拳开始,拳走行桩,活步练习,既练弓架也练功力。久练步法稳健,身法轻灵,出拳有声。因此有“隔墙听点力,振脚檐土淋漓,拳贯八尺能灭灯”的说法。此拳法称翻门之根源手式、翻门第一拳法。

(2)长拳体系:生成长拳拳法,功架以弓步、马步为主,配以仆步、歇步、插步、踮步、蹿步、旱地行船等步完成拳法演练。体现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五行。此拳法称原始拳法。

(3)短打体系:生成短打拳法、八闪翻拳系拳法。此拳法大多短小精悍,出手脆快,寸力沾发,动作迅猛,变化多端,引手为扣。出手一招多用,多法合用,幽手妙法使其阴阳难辨,令对手防不胜防,人仰马翻。此拳法以站桩八翻为最。八翻者后称八母式,为近代翻子之母,其功架以奇步(半弓半马)为主。

(二)八闪翻拳法特点

八闪翻拳法为闭门拳种,讲究后发先至,以静制动,以动逼静,打人先护己,势式为桩,伸手先关门。行拳讲究掩手、掩肘、掩裆、裹膝、扣脚,式式抱门,“五行清六合明”。实战应用时讲究打阴、打阳,寸手、寸腿,“八翻虽有架,六合却无形”。

其特点:行似风,站如钉,力穿革,步稳健,眼要明,手要清,头虚领,腹要转,胸要空,肩要沉,肘要坠,腰要活,发劲要猛,足要蹬,进退闪展要灵活自然,不拘形式,如猛虎,似蛟龙,气势磅礴,变化莫测。

其手法巧妙,多变化,以冲、劈、撩、挑、捋、挂、带、缠、穿、崩、挤、靠为主要手法。

其身法俯仰、屈伸、折叠、扭拧相互配合,灵活多变,腿法多为奔腿、蹬腿、踹腿、跺腿、趟腿及弹、点、撩阴等。

步法多为:弓步、马步、仆步、独立步、盘步、过步、平地行舟步等。

(三)八闪翻代表性拳法

母子拳(根基拳法):六趟根;

站桩、行庄、单式拳法:有一步三拳、前八下(盖马)、五花炮、滚手锤、磨盘式、单拨浪鼓、白虎洗脸、捋冲、龙盘等;

长拳拳法:有七步拳、八步疾、梅花炮、少少林集、云手翻、四平式(太极原始拳法);

短打拳法:有站桩八翻、一字翻、燕青八打、群拦八手、八步紧缠身等;

器械套路:七星刀、绞耳连环刀、十八拦刀、二龙出水枪、五虎断门枪、四平枪、行龙剑、八仙剑、齐眉棍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拳法是六趟根和站桩八翻。

六趟根

八闪翻母子拳,是万拳之母,初起六趟称“六趟根”。每趟三个行门共十八个行门;每行门内有四个进法,共七十二个进法;每行门又有二十手短打,共计打法三百六十招;内有五赶、三捷、十八拦腿,奥妙无穷。故曰“母子生出”。

六趟根行拳讲究以意行气,以气催力,提沉升降,势式为庄,内外兼修。拳法快慢有度,招式分明,以穿崩挤靠、拦截搂抱、劈摔勾扳,踢打蹦弹等徒手摔打,并按攻防、进退、虚实、刚柔等规律构成行门进发套路。

预备式

一趟

1、旋风掌;2、孔雀观花;3、青龙出水;4、腰斩石人(正);5、腰斩石人(反);6、顺步撩阴;7、金鱼抖鳞;8、弓步推掌(白鹤亮翅);9、分手蹬腿;10、金鸡独立;11、双手背山;12、金鸡抖翅;13、犀牛望月。

二趟

1、霸王观镇;2、接冲(匹马闯关);3、勒马式;4、信马游缰;5、野马跳涧;6、垂阴掌;7、观音献背(大金丝);8、拗步推掌;9、双展;10、顺步撩阴;11、金鱼抖鳞;12、弓步推掌(白鹤亮翅);13、分手蹬腿;14、金鸡独立;15、双手背山;16、犀牛望月。

三趟

1、捋打肋下;2、金龙合口;3、海底捞沙;4、锁手冲掌;5、双冲掌;6、顺步撩阴;7、金鱼抖鳞;8、弓步推掌(白鹤亮翅);9、分手蹬腿;10、金鸡独立;11、双手背山;12、犀牛望月。

四趟

1、白虎洗脸;2、提风势;3、崩肘;4、斩腕劈;5、顺步撩阴;6、金鱼抖鳞;7、弓步推掌(白鹤亮翅);8、分手蹬腿;9、金鸡独立;10、双手背山;11、犀牛望月。

五趟

1、苍龙入海;2、海燕钻天;3、接打哽嗓;4、攀肘;5、二郎担山;6、顺步弹;7、弓步冲拳;8、顺步撩阴;9、金鱼抖鳞;10、弓步推掌(白鹤亮翅);11、分手蹬腿;12、金鸡独立;13、双手背山;14、金鸡抖翅;15、犀牛望月。

六趟

1、看管抱月;2、双插花;3、盖马三锤;4、旋风掌;5、收势。

演练方法,要求横平竖直、间架规整、快慢有度、招式分明。类似书法中的楷书,用于砸架子、练根基。

站桩八翻

站桩八翻由六趟根演化而来,共八式拳法,亦称“八手站桩”;讲究寸劲,又称“寸八翻子”。其拳法多翻,招式多变,奥妙无穷。一手生三手,三手化九手,明八暗九(暗藏一手)正八翻。八手生变六十四,暗合七十二行拳,是“八闪翻”立门武林的门户拳,素有“八翻子、六合手,神仙也难走”的赞言。

八手站桩磨盘拳法,内旋外转,外转内旋,乃向心、离心力之法。环环相套,桩生桩法,出入进退由内向外,由外向里,左右逢源,内旋外转,应对四面,顾打八方。变化莫测,有翻板之技巧。讲究引手埋伏,法密如笼。

八翻者:

举手打鼻梁,锁手打胸膛。

挑袍双上手,斜身迎面肘。

外上打,双裹手。

铁杆翻,顺手搂。

演练方法,要求脆快猛一条龙,拳法上下翻飞,招法连贯密集,一气呵成。

翻子拳随着时代变迁,已形成五花八门的翻拳拳法,但都是以八手站桩为母演练生发的,故近代称其为“八母式”。以它为原型演练生发的拳法有“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特点。

(四)八闪翻拳的重要价值

1、八闪翻自古是名拳,有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主要是在军事家的著作里。先是唐顺之《武编》,后是戚继光《纪效新书》,再是和良辰《陈纪》,均提到八闪翻,后二者称其为“善之善者也”。军事家非一般武术家,能被军事家肯定,写到军事著作里,足以说明此拳正统地位及实战作用。

此拳之精仰仗传承的完整,按旧谱并无删改,非常朴实,手法简洁实用,不仅可供观赏,使用上更独树一帜,是中华武术之瑰宝。

2、八闪翻的母子拳乃万拳之母,对各类拳法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中华武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出现促进了中华武术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武术拳种百家云门而立、百花齐放的局面。

母子拳的出现不仅使翻门拳法云门而立;同时,拳家之有识者,以五行、八卦、太极学说为拳理,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五行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宗法,形成形意)、八卦拳、太极拳,有了今天的内家拳。

母子拳法(十八拦腿)生成的戳脚,旧称枝子脚戳丁,成为北腿之杰;弹腿源于母子拳法十八行门之顺步弹;通臂拳法来自于母子拳法之五赶;迷踪拳源于燕青母子拳;梅花庄乃母子拳活步定桩是也。当世长拳架大舒展,招式分明,是由母子拳法所生成的长拳体系演化而成。

另有八封门、拦手门、顺手拳、查拳、二郎拳等等均是母子拳之演变,母子拳法乃万拳之母也。

3、中华武术经过数千年历史传承与发展,到现代形成“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多达种,八闪翻是其中之一。当今社会,翻子拳以拳理明晰、风格独特、传承有序、保留完成,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4、八闪翻是中国武术发展史的见证,是一门教科书。此类传世拳法已不多见,如失传对传统武术文化是巨大损失。后人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它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继承、发扬八闪翻,使古老拳术焕发青春,发挥上能强国,下能健身的作用,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ps/64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