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

发布时间:2016-12-20 3:17:27   点击数:

说到竞技体育精神与传统武术文化之间的比较,首先要说说现代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它的起源是什么。然后再看中国传统武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以及武道的起源。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

首先,现代体育的起源在古希腊,它灿烂的文化、发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带来了体育繁荣。各城邦之间的军事交战,更加促进了他们对体育的重视。最典型的是斯巴达,他们不仅重视尚武教育,同时很注意优生。新婴儿必须交送国家检查,体格强壮者才归还父母养育,患病或畸形的儿童便被丢入山谷之中,任其死去。古希腊人还在祭祀活动中诞生了辉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延续达千年之久,为人类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再则是于14、15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此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他明确地把教育分成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强调指出“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主张在宫庭训练学校开设体育课程。这就是现代体育的起源。

现代体育的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知道其核心的价值观

1、公平竞争(fairplay)

2、好运动员(tobeagoodsportsman)

3、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这个词在英语国家中被当做绅士风度与骑士精神。

4、更高、更快、更强、更善、更美

5、规则平等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武道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中华大地,首先是部落以及后世诸侯之间的战争,由于中国上古哲学的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孙子哲学等几个方面。在宏观的战争形式上形成了中国的本土兵法哲学。

中国古人在自身修养上,讲究文武兼备,一方面武人以儒侠为尊。古代一般有钱人家的孩子除了要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以外,还有专门的武术老师教授传统武术。风气所及,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武术家往往也是出色的诗人和文学家,而以文学著名的士人往往也是武术“练家子”,或者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文武交融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孔孟仁学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武术“仁”学的始端,仁学中心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既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其次,武德的仁学中心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以“礼”来规范行为。

始于明代末期的内家拳,是依据道家和道教哲学及易理建立起来的。其理论技法与道家和道教的本体论、人生论、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内丹、养生、医学等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是道家和道教文化与武术结合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内家”这一概念的根本内涵不是别的,正是道与武的结合。其特点是:以道为体,以武为用;由武证道,道武合一。相对于少林拳等“外家”拳种拳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内家三大拳具有更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它们都不再是较为单纯的技击格斗术,而是力图将道家和道教的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会于拳理拳技之中,将其改革成为一种既能满足武术技击这一根本价值,同时又兼具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等道家与道教文化特有价值取向的新武术流派。

看流传至今的传统武术思想的几个关键词,可以知道其核心的价值观

1、克己复礼(“克”做“能够”讲,“克己”是能够自己做

主,“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一个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

礼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正途。)

2、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切身体

悟,进而指导实践,认知与实践是统一的,一致的。这一

理论在武术中的表述经常是“学以致用”、“直觉体悟”。)

3、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

的规律。也就是说,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

弱也能胜强。因而,中国武术便要求技击必须符合刚柔相

济、阴阳和谐等原则。)

4、以武证道(从刚猛尚力的外家拳发展以静制动尚柔的内家

拳,从专一用于实战的武术,发展到以练气养气为宗的武

功,从养生延年发展到性命双修、直入大道,就是因为从元气到大道。)

5、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

合一”,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

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

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至于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文化,这是自由,最终的选择在于个人。









































白癜风可以根治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ps/46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