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武术”究竟指什么? 现在人们有一种误会,认为武术是一种格斗技术,甚至以为中国武术在格斗方面是天下无敌的,许多人嚷嚷着要中国武术去与世界各种格斗技术比一比,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武术是最能打的一种武技。 实际上,真正解释“武术”,它的原意并非用于格斗,据说最初造“武”这个字,是止戈的意思,“武”字就是由“戈”和“止”两个字组成,原意就是要息武。当年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命令将戈这种兵器用稻草捆绑,并全部埋在土里,以表示从今以后再不起兵燃起战火,决心让天下人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影响很大,它既定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尺度也渗透于武术文化的整个系统之中。因此“武德”观念及其内涵在古代武林中形成并影响深远。武林重德,“文以评心,武以观德。”“尚德不尚力。”类似这样的话语很多。所以在“武以观德”的影响下,武林中立下规矩,不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主张大打出手,更不主张用武功取人性命,由上可见“打”并不是武术的本性,打是很容易,虽然打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随意乱打,撕咬、拉扯、拳击、摔跤、硬拼……这样的打人人可以为之,武术则不同,它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讲究,钩、挂、劈、弹、靠、挤、粘……式式体现出中国武术套路、技艺之美,不是打能媲美的。 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提倡“仁”、“礼”的社会,武术与爱人的“仁”始终是相连的。《罗汉行功短打序言》对点穴的论述是这样说的:“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矣。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古代使用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害对手,而只是制止对手,能制止对手就算达到目的了。所以中国武术大多以防为主,格斗为次,比武中点到为止。 其实古代武术家、武林中人,是用武术练功、锻炼筋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打是不得已而为之,救死扶伤,用于自卫,主持正义是要旨,这也是符合儒家仁学人伦的主张。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很丰富,格斗只是其中一种功能,并不是它的主脉,武术的本意是息武,阻止打杀,维持和平。显然,现在一些人认为武术是格斗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不希望武术成为一种格斗工具,而是永远保持它东方伦理意蕴本色的武术。所以会打的不是武术,只能说是格斗,讲打的格斗全世界都有,武术唯独在中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星梦! 成就梦想,学武术就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星梦! 成就梦想,学武术就来黄大鹏武术学校 更多内容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