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拳是内外兼修,体用兼备,神形合一,养生与技击并重的一个拳种。是华夏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源于陕西关中,套路的形成应在唐末宋初,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关中红拳”以“小红拳”、“大红拳”、“二路红拳”“太祖红拳”、“粉红拳”“六趟”、“六架势”“炮锤”、“四八锤”为中心涌现出众多拳界名流。年12月12日,陕西红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拳内容包括打手对抗和套路运动两类形式及盘、法、势、理四个方面。突出表现“八字八法”的主要内容,八字八法,即手法(撑、斩、勾、挂、缠、拦、粘、挎)、步法(弓、马、偷、夺、即、窜、踪、退)、棍法(封、摩、揭、挑、搬、提、裙、拦)、刀法(提、扎、砍、撩、滚、摩、擒、拿)、枪法(封、闭、捉、拿、撸、提、缠、环)、鞭法(遮、拦、踪、横、领、辟、刁、打)。红拳有拳有序,拳序结合,流传拳域起落势相约为一。 关中红拳常用的器械:长器械有枪、矛、叉、戟、戈、双头枪等;短器械有匕首、刀、剑、斧、钺、铲等;其它器械有棍、鞭杆、拐、盾、锤、流星锤、鞭、槊、锏、双钩、耙、抓、弓、矢、弹弓等。拳械内容共有40余套之多。 红拳发展离不开民间人民的热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城乡习拳者几乎全练的红拳,可以说当时村村都有习练红拳者,练红拳的拳师,把红拳和农村过会、耍社火、秦腔融为一体,已成为乾县城乡主要的健身娱乐形式。 乾县红拳是陕西红拳的一个分支,武术协会成立于年,最初协会人数为36人,马建昌为协会主席,秘书长为李俊武。马建昌,乾县城关镇宋家巷人,生于年,国家武术五段。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挖掘整理部部长、陕西省武协委员、乾县武协主席。自幼酷爱武术,先后拜咸阳钱承德、西安付天宝为师,学习红拳、九拳、通辈、翻子、劈挂、形意、八卦等拳,器械有:棍、剑、枪、刀。曾率队参加过多次省级大赛,在第五、第六届陕西地方传统拳比赛中,担任裁判,获“武术贡献奖”,年10月荣获“子洋杯”第九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传承人交流大会团体三等奖。举办过多期武术培训班,在乾县广场“太极辅导中心”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被授于“武德高尚”牌匾。在武术网站发表论文三篇。年12月18日,首届红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马建昌为组委会委员,参加研讨的论文为《红拳文化的打手母子拳九拳》。 这个古老的拳种,正在红拳传人们的不懈努力下,焕发生机。 文 袁富民 乾县文化系列,喜欢请支持!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6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