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说概念的腌制和发酵是武术继承发展的

发布时间:2016-10-26 7:46:35   点击数:

对于一个事物进行合理的概括、定义,是形成对这个事物基本认知的的必要途径,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基本功课,这是我以前的认识的。后来发现不是怎么回事了。前段时间,任志刚老师告诉我:不要试图定义,哲学就是被概念搞乱的。

这让我想起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明确指示,有一个学生看了老师的文章和著述,就问,这个概念是什么,那个定义是什么?老师说,你看那些干什么,我是直接给你们教授,你跟着练就是了,强调说,武术是练出来的,看那些书,是没有老师的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不赞成看书学武。老师的言语之下就是说,文章的用处有限,还有副作用,甚至反作用。就像以前,我给我的一个学生讲的,你要真的想练武,千万不要把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武打片当回事,最好不看,那是演绎。可为什么到头来,我总是试图定义概括呢?以前没有多想,现在反思一下也不迟吧!

捋一捋经历,就会看到这样的事实,比如,看一篇武术类的文章,一般会看一下开头和结尾。可有的文章恰恰中间过程演绎的比较好,明明知道有问题,也舍不得丢开。就是会说话呀!这样的话,你自然会试图学习,学着怎么说。问题来了,试图定义概括的毛病不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染上了,就像中毒了一般,而不自知。

其实,武术并不复杂,更不是玄学。比如形意拳就讲简易。什么意思呢?就是直通车呀!就是我们常讲的“矢志以的”。可现在却被繁杂的概念搅和的一塌糊的,问题是大家都乐此不疲,推波助澜。好像练武不是练就一身功夫,学以致用,而是练嘴,练谁说的好。说的是上天入地,气盖云天,不亦乐乎。那我就问了,你想不想真学呀,真学就回家去,拜个明白的老师,下真功夫去。当然,这样说,有点赌气似的,不就是看着着急吗。

传统武术是有历史信息的,我们不妨看看这些信息。

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他留下的拳谱就那么几页纸,到了第五代郝少如就比较丰富了。比如,武禹襄的拳谱没有“沉肩坠肘”一说。为什么会后来进入到武氏拳谱呢?我想,一是看到别家的拳谱有,受众比较爱听、爱说,为了传播,扩大影响,这个貌似没有问题的概念,通过师傅跟着市场走的形式,加进去了。另一种是教徒弟,看到徒弟们老是耸肩,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方便教学,也看起来好看一些,就要求“沉肩坠肘”了。

任何拳种,只要出现了真的高手,他就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1.浑身上下表里内外都是有他的位置样式。2.劲气上下前后贯穿通畅。位置样式老师就那么一摆,你就看见了;劲气贯穿,老师当面提示,你就知道了。还用别的吗?开练就是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些沉迷于概念定义的人,实际是不懂的人。他们变武术的手谈为口谈,变武术交流为各个概念之间掺乎,自作聪明,腌制发酵成一篇篇酸腐的文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办得到吗?我只能说,很有市场呀!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5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