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民国老兵器见证百年
东昌府区57岁的武术爱好者赵长玉,早在青少年时期就跟着武术名师郑秀明练习形意拳。他同时又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多年来从民间收集了很多民俗物件,“因为爱好武术,对老兵器的收藏特别用心,如今已有清代、民国年间的武术器械几十种。”近日,赵长玉请来自己的师傅郑秀明,让师傅教他演练一些自己之前不熟悉的兵器。 郑秀明今年70岁,是聊城传统武术协会形意拳研究会会长。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师聊城二郎拳名师邓清源,当年从师傅口中了解到许多武林史实及传说,这次他在授艺之外,又对徒弟讲述了武林旧事。记者对此作了记录整理,使聊城百年武术辉煌史得以展示。 说武艺:兵器岂止十八般细分可达数百种 话题从兵器种类说起,郑秀明介绍,兵器可分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奇门兵刃、暗器等类,“十八般兵器的说法自古流传。但是,流传的说法也有差异。明代以来,比较通俗的解释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 其实,就传统兵器来说,细致数来,不下几百种。因为一种兵器为了增加其功能,进行相应改制后就成为一种新兵器。比如刀,就衍生了很多品种,有单刀、朴刀、鬼头刀、单钩刀、双钩刀、双锋刀、牛角刀、大砍刀、小砍刀、青龙偃月刀等。 “兵器种类虽多,有些并不常用。据我了解,民国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聊城武师们使用的兵器有大刀、单刀、双刀、跑刀、四面刀、梅花刀、八卦夜战刀,和平剑、五龙剑、太极剑、天罡剑、龙门丁字双剑,二趟枪、三合枪、罗门转环枪,双钩、双锏、燕翅镗、行者棒等。”郑秀明说。 练武者一习拳术,二习器械,器械就是传统兵器。民国以来,聊城武师们习练的拳术主要有查拳、少林拳、二郎拳、梅花拳、小洪拳、四趟拳、白猿拳、八极拳、太极拳、埋伏拳、劈挂拳、五花炮拳、五趟查拳、少林五趟跑拳等。 “我师傅邓清源早年拜于名武师赵相坤门下习武。初学拳术,继习刀、枪、剑、棍等兵器的操练。他的二郎拳、醉拳、雁翅镗、罗门转环枪等武艺都有颇深造诣。年他就是聊城县国技(指武术)研究会副会长。”郑秀明说,自己早年从师学习二郎拳,后来习练形意拳、太极拳等,练的兵器是剑、棍、枪之类;而他的徒弟赵长玉喜欢练单刀、长枪,也练过枪棍对打。 忆壮举:英雄本色是爱国好汉武艺战场见 郑秀明回忆,师傅邓清源是一位爱国志士,曾说过“英雄本色是爱国,好汉武艺战场见”,“抗日战争爆发后,师傅为国土沦丧而义愤填膺,亲自将多名弟子送到范筑先将军的部队抗战救国。”年,邓清源在城内经营五金店,日伪宪兵队就与他家的宅院邻近。每当目睹抗日爱国人士被捕时,他常出面担保或周旋相救。汉奸头目畏其声望与武技,便协助设法释放。 聊城二郎拳流派中,有著名的“三小侠”,就是师出龙湾杨家的周广兴、杨广汉、任芳明,他们曾经随师傅奔走江湖。七七事变后,三人投身抗日,成为范筑先麾下“青年挺进队”的战士。 范筑先将军组建了一支“武术队”,这些武术队员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他们常常担当敢死队员,在危难时刻冲在最前头。年11月15日,在坚守聊城古城时,武术队守卫北城门,最后全部战死。 另据志书记载,早在民国初年,聊城少林拳流派武师郭汝河、王士诚等4人,将在济南设擂的日本武师打下擂台;年,英国武士在上海设擂,聊城二郎拳流派名师龙清泉受武术界同仁推举,上台将其打败。“这些先辈武师为国扬了威,为聊城武术界传了名。”郑秀明赞赏道。 聊城武术界有见义勇为、抑恶扬善的传统。清末民初的邓寰瀛,擅长少林武技,常有打抱不平的善举,“有个游僧将几十斤重的铁钵放在街坊店铺的柜台上,强行化缘。邓寰瀛闻风而来,只用手轻轻轻一扫,铁钵飞出三丈外。游僧惊呆,灰溜溜地走了”。 论造诣:李梦说状元夺魁马永胜裁判国赛 聊城武术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多种武术流派的发源地或较早盛行的地方。唐朝时冠县创始了查拳,五代时临清创始了谭腿,宋代铜城兴起了二郎拳,明清时期阳谷始练梅花拳、临清有了肘捶。 “聊城历史上,临清马兆瑞、东昌府的李梦说(音yue)都是武状元。清宣统二年《聊城县志》记载的武进士有16名,武举人有名。”郑秀明对聊城武术名师们的事迹了如指掌。他说,清末以来,冠县张其维、张英振,聊城王德清、马永胜在全国都深具影响,“张英振担任过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武术教官,王德清在全国比赛中获得过短器械散打银质奖章。” 李梦说自幼习武,经刻苦锻炼而精通多派武技,先后中武秀才、武举人,光绪十五年()中武状元。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传说斤重的丈二青龙刀在他手里能上下翻飞、挥舞自如。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李梦说随从护驾。后历任广东参将、两广镇台等职。民国初年回到家乡,协同地方管理治安,于年病故。 马永胜少时拜师学习查拳,年赴苏州就职军界,任武术教官。曾自创新式太极拳并著书,名为《新太极拳》。他还著有《弹腿》、《八段少保功》等气功丛书。民国初担任中央国术馆负责人,全国武术总裁判长。 郑秀明概述了聊城查拳名师的情况:蒋文明为清末民初名武师,擅长查拳,并培养了较多的弟子,如马永胜、黄长庆等;黄长庆擅长查拳及轻功,相传有“墙上挂画”的功夫;蒋文明之孙蒋振海自幼得祖父和父亲真传,又拜黄长庆为师,全面继承了查滑拳的精华;王恒玉自幼习练查拳,又师从马永胜学太极拳,民国年间曾赴南京参赛,载誉而归;梁敬堂擅长查拳、三星拳和大刀,民国年间应邀到青岛国术馆传授过拳技;礼拜寺街的蒋士元,曾在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县首次武术比赛中表演双锏,备受好评。 “聊城知名武术师还有考院街的傅乐励,精通多种拳术。赵俊明是民国早期著名二郎拳大师赵相坤次子,拳术、器械均有精湛功夫。”郑秀明说,除上述提及的武师之外,精于二郎拳的赵相坤、杨金堂,精于少林武术的王明月,有“山东飞鞭”之誉的罗汉拳名师陈金镜,精于大洪拳的屠保君等,都有较深造诣,在聊城武林曾有广泛影响。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3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