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白鹤探雪、一交手、白鹤展翅、抱印……分马戽手、翻马打节、扦拳起单飞、收势。”在浙江温州平阳县麻步镇中心小学,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学生们,摆出了非常专业的传统武术动作。 你没看错,这就是传统武术平阳白鹤拳的“招式”。平阳白鹤拳又称鹤拳、鹤法,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白鹤拳由浙江人方七娘于清顺治年间(-年)首创。清嘉庆年间,白鹤拳从福建省传入有“武状元之乡”之称的平阳县,并在麻步镇雷渎村落地生根,至今有多年历史。9年,平阳白鹤拳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来,在非遗传承人和麻步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在对平阳白鹤拳进行改革创新的同时,学校还对其进行了课程的系统开发和实践,将平阳白鹤拳改编成一套适合中小学生演练的校园广播体操,在全校进行推广普及。“在我们学校,学生们在拓展性课程、体育课上和广播体操中都可以学习平阳白鹤拳。”麻步镇中心小学校长杨亦军说。 平阳县麻步镇中心小学平阳白鹤拳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日前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近日,“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项目组走进平阳县,对该实践案例进行了实地探访和“亲密”接触。 保护:从奖励5块钱吸引孩子学拳到免费教学孩子自发学拳在平阳县麻步镇,“学一次白鹤拳能挣5块钱”的故事曾流传很广。据了解,在平阳白鹤拳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曾面临过几次“断代”的危险,学习白鹤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平阳县麻步镇雷渎村村民于8年众筹建造了白鹤拳纪念馆。同年,温州市大教白鹤拳研究会成立并于年被列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有效地缓解了传承人缺乏的困境。 “为了把白鹤拳保护好并传承下去,在研究会前任会长、平阳白鹤拳代表性传承人温端坚的带领下,大家想出来一个点子:只要年轻人来学白鹤拳,一个人奖励5块钱!”平阳白鹤拳传承人、麻步镇中心小学白鹤拳教练员温正淼说。这样的“美事”迅速在孩子群中传开,也成了当地一件颇为轰动的事情。年至年,研究会连续举办公益性暑期少年传承班和3年制成人传承班,培训班惠及雷渎村及周边的村民、适龄少年,至今已开办10期,学员共计人。 此间,平阳白鹤拳传承人、麻步镇中心小学原教导主任黄茂兴观察到,学校很多学生对白鹤拳感兴趣,还有学生在校运动会上表演白鹤拳。他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白鹤拳打得好的学生,成绩也都很不错。”经过评估,黄茂兴萌生了依托温州市大教白鹤拳研究会和当地平阳白鹤拳相关资源,将白鹤拳正式引入麻步镇中心小学的想法,这一想法迅速得到全校教师的肯定和支持。年,平阳白鹤拳正式走进麻步镇中心小学师生中间。 当地特色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结合,迅速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目前,学校的老师、学生没有谁是不会几招白鹤拳的,在学校学拳“不解渴”,大批的学生还发动家长,自发找到白鹤拳研究会,向“老拳师们”请教学习。对此,白鹤拳研究会乐见其成,还在每周五、六、日晚免费开设培训班,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拳师”们坐阵教学。 传承:将白鹤拳融入学校课程“基地+学校”营造学生学拳好氛围将传统武术与小学课程相结合,从想法的萌芽,到具体的落实、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怎么教?谁来教?”这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曾切切实实地摆在学校和白鹤拳传承基地面前。 “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初期,学校建立了白鹤拳社团,由传承基地的多名白鹤拳传承人担任教练员,进入学校进行公益教学。51岁的平阳白鹤拳传承人温从宽是第一批加入到义务教学行列的教练员。“低年级孩子对动作的理解和学习有些困难。因材施教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温从宽说。未曾习武先学礼仪,17岁开始学习白鹤拳的温从宽,在每次教学前都会先把武德、礼仪教给学生,然后再从每个基本动作到套路一步步教学。 麻步镇中心小学安排学校教师到传承基地进行专门武术学习,通过民间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式武术教学,形成一支具有平阳白鹤拳专业指导水平的教师队伍。此外,学校教师还与平阳白鹤拳传承基地教练员对接,组建了“平阳白鹤拳”课程教学组,从设计课程纲要、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编制教材微课,建立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考评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平阳白鹤拳”的拓展性课程开发。学校先后编写了《平阳白鹤拳》课程教材、制作了微课视频、设置了《学校武术段位证》、制定了《学校武术段位制评价标准》、推出了“小鹤侠”评选等。 创新:传统武术成为校园广播操,学生能打拳还能自己配乐解说“金刚眼、木鱼嘴、以声促力……这些打拳时的表情,在校园教学时我们会酌情考量。尽量保持拳法的原貌,进行一定的创新。”温州市大教白鹤拳研究会现任会长、平阳白鹤拳传承人温从轮说。 平阳白鹤拳走进麻步镇中心小学后,除了设立社团、开展拓展性课程和体育课的教学,将其发展成校广播体操是又一次的普及和创新。“由于白鹤拳在校园的教学次数有限,孩子们常常跟不上课程。在大家的研讨下,我们又展开了白鹤拳广播体操的教学。早操从一周一次改为一周四次。”校长杨亦军介绍。 独创的个性化广播体操,不仅需要分解每个动作,就连白鹤拳广播体操的音乐录制,也是由学校的老师们商量着制作完成的,由本校学生配音解说。“广播操音乐录制,最难的就是白鹤拳招式三战的录制,因为每个招式的节奏很难把握,孩子们将招式和音乐的节奏卡准,这个挺难的。”麻步镇中心小学音乐老师吴晓涵说。 据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周家修介绍,平阳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21项、市级项、县级项,目前已创建了12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开展公益性体验活动和培训传习活动。平阳县推进非遗传承基地与学校、代表性传承人与教师双向互动合力,共同将非遗课程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体育、德育等教学内容,成为课内和课外、校内拓展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的选修课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除了平阳白鹤拳,平阳木偶戏、温州鼓词、蛋画、太平钿剪纸、点色刻纸等10多项非遗进校园活动,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来源:平阳县文广旅体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18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