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建谈少林情意把练法及特点 道本无相,弘之在人。练情意把时要明三节、4梢、阴阳、五行,先将气调顺,排除七情六欲,演练要来回一线,不受场地限制。主练心、意、气、兼练下盘、轻功和身法、步法。如快步,即一起前脚带后脚,平飞而去,原地翻身,起如举鼎,落如分砖,移闪腾挪,进退疾缓随身变。情意把虽然仅一个大式和几个侧式,但变化莫测,身随便转,可应万变。发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浑身百节联贯,滚身而起。如起把的练法,束滚身而起,摇膀,拧腰,横身,肘不离肋,七扭八圪了(圪了音geliu,嵩山地区方言,即弯转扭曲之意),旋着转;内提外随,内外合一,束身劈打,如龙腾虎奔之势。情意把练到精深境地,已不宜再与人动手争胜了,因它使的都是内力,伤人于无形之中,所以武德不佳之人,不能练情意把,否则伤人伤已,大背空门慈悲之心。少林武术被称为禅武如一,倘若不以佛学为基,以禅为本,则练武之时,一定自伤其身。工夫练得越深,本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工夫,对本身的危害不过是受些暗伤、硬伤,筋骨受苦而已,只要身子强健,尚可抵抗得住。但如练的是少林上乘工夫,若每曰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容易戾气深入内腑,越陷越深,致使走火入魔,痹烩任何外毒入侵都要利害百倍。少林上乘工夫伤人要害,取人性命,情意把亦是如此,所以必须有佛法和禅心为这化解。只有佛学禅宗修为越深,对少林功夫的领悟才能越多。 情意把实则是练气练柔劲,旨在行气入膜,充实肌体,到达动显于外,点化千钧;静敛于内,祛病健身。情意把又名锄镢头,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来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在田间劳动时受锄地、掘土、摇辘轳等动作的启发,悟出的1门上乘功法。情意把仅一大式和几个侧式。只要练好一个侧式,领悟其中奥妙,就可以变化无穷,发展成一个武术流派。练情意把重在情意,并不是流于形式架子,而是讲求实用,不尚花架,足练情意,气力的无尚法门。 正如秘谱中云:“情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便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静练式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情意把练到精深境地,即到达了无私、无念、了生死的无尚境地。其要诀在于空,应到达3空,即心空、身空、目空。心空则气闲神定,无所思虑,无所畏惧;身空则腾挪展转自若;目空则一切不在眼里,到达无我无敌的境地,即所谓无虑也。 练武功不是为了打斗,而是练德,这是无尚禅,不可说,不可谈。情意把就是禅拳,首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他人。而且少林寺禅武医是相辅相成的,少林功夫首先是练心、练意,心和意练好了才能驾驭精深武功,工夫练好了才可以熟习经络,精通医理,医理精通了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这正是禅通武达医理明,3者不可偏废,是统一体。 拜在师傅门下以后,师傅对我说,在这里就不要再学甚么套路拳脚了,要修行、练武、明医理。我学了情意把以后,本来练功过急,急于求成,所以总是不得其法,欲速则不达。师傅就教我禅机奥理在气化,常人是感悟不到气的奥妙的,要先练好心、意,才能以丹田之气导引自然之气,要能感觉到气的活动,畅通无阻,从而导引通达到精微末梢,进而洗筋伐髓、为所欲为。依照老师的指引,我才逐步走上了禅心、禅意、禅机、气机按部就班的门路。 情意把内静外猛、刚柔相济,虚实相生而变化无穷。呼吸与动作配合,起把时发鼻音“呣”音,向着落把时发“咦”音。静如狸猫,动似猛虎,讲求起把物必落。 心意拳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1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