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选手们在比赛中的飒爽英姿 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报名,余名小运动员参赛……场馆内外遍布青少年习武爱好者,这不是跆拳道比赛,而是武术比赛!2月23日至24日,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精武杯”第十七届中小幼武术、书法比赛暨武术段位制晋考在虹口区精武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的集体项目有49支队伍参加,个人项目有10大类计项之多。精武体育总会十七载坚持,铸就了“精武杯”这一沪上青少年武术品牌赛事,此次比赛是历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 “小女侠”获得两项冠军 赛场上小选手们伴随着“哼哼哈嘿”的叫喊声在舞刀弄枪,打拳挥棍;场边专业的国家级和一级武术裁判在认真打分,为小选手们的段位晋级负责;看台上带队老师和家长们都举着手机和照相机记录下自己孩子在场上的精彩表现。场上一本正经,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小运动员们下了场都恢复了活蹦乱跳的天真样子,在家长的怀里他们都只是还未长大的小孩子,吵着闹着想要家长表扬自己的表现,同时也时刻关心着自己的成绩。 在虹口区精武体育馆后门处的成绩公告栏,比完赛的小选手们和家长翻阅着一张张成绩单,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参赛项目的分数,喜怒哀乐的表情从得知成绩的小运动员们脸上流露出来。此时一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小女孩兴奋地拉着她妈妈的衣角,“看我规定拳是第一!快帮我找找我的群羊棍是第几名。”她和妈妈一番寻找之后再一次兴奋地指着一张成绩单,“哇!也是第一!我的群羊棍也是第一!” 莫依瑶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两个冠军 这位拿了两个冠军的小姑娘是来自精武同济培训点的莫依瑶。在二年级规定拳和群羊棍的比赛中夺得两个第一。首次参赛的她面对记者的采访十分羞涩地躲在了妈妈的怀里。从幼儿园开始,莫依瑶就在同济培训点跟从曹志豪教练练习武术套路。这次参赛她选择了最拿手的两个项目,结果成绩一鸣惊人。现在已经二年级的她习武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小不点,到现在已经是教练手下比较资深的弟子,四五年间每个双休日和寒暑假的大多数时间,莫依瑶都是在练功房度过的。在学期里,当别的小伙伴都在周末的上午睡懒觉的时候,莫依瑶已经踏上了去练功房的路,并进行两个多小时的训练。在寒暑假期间,周一到周五上午的8点到12点,增加到四个小时的训练让她的武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时间的积累让莫依瑶今天在赛场上游刃有余,对于两个项目都信心十足。规定拳虽然动作没有别的套路那样能够有编排的新意,但是比拼的就是在规则内的一招一式的标准和到位程度。每一次冲拳,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转身都要做到动作标准,点到即止,干脆有力。莫依瑶在一个个动作的衔接中绝不拖泥带水,步伐和拳法有着练习多年的老成和熟练,再配合着小姑娘气势逼人的眼神,一套动作完成得雄壮有力,干净漂亮。此后的群羊棍中,莫依瑶充分展现了棍法击打四面八方的特点,挑、劈、挂、扫、绞等动作将一套棍法流利连接起来,相比起别的运动员更力量饱满,动作行云流水。 这次比赛之后,莫依瑶可以凭借取得的两项第一自动晋升为武术业余段位二段。说着她从书包中拿出之前考级取得的一段段位的证书,给记者展示。“其实这是我们家莫依瑶第一次出来比赛,此前并没有什么经验。想不到这次能够幸运地取得两个第一,应该是让她这几年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父亲母亲这次陪着女儿一起来参赛,看着女儿健康成长,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们表示一定会继续支持她练武。“练武对小孩的好处很多,是精神上的磨练,意志力上的锻炼。能吃苦,能受累。平时多多锻炼,吃饭吃得多,身体健康,对于小孩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育都十分有利。” 这次比赛之后,莫依瑶的训练并不会因为取得了好成绩而有所懈怠,下周的周末她依然会准时出现在精武同济训练点的练功房里。今年9月,她的曹指导会带着他们几个小运动员去台湾交流比赛,明年会带着他们走出国门,去美国交流表演。面对未来的的习武之路,莫依瑶说,“未来我肯定会好好练习,争取参加更多的比赛。要是能够去国外表演,一定漂漂亮亮地给国外友人打一套拳,舞一套棍,展现中华武术的精神。” 精武总教练王培坤—— 要发扬武术育人功能 在比赛现场的主看台上,上海武术名宿、中国武术九段、精武体育总会总教练王培坤看到孩子们比赛的场景感慨万千,他认为今年前来参赛的选手的水平比往年有了显著提高。“今年不仅来比赛的孩子多了,他们练的也更像是武术了,可以说是有模有样。”王培坤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武术,青少年武术已经逐步从“体操化”走向“武术化”,他认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发挥武术在校园里的育人作用。“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武术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大整体,我们需要利用武术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 据精武体育总会副会长薛海荣介绍,“精武杯”是精武体育总会多年来举办的传统性赛事,已经连续举办十七年,该赛事已经成为了上海市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展示交流的平台。今年来参与“精武杯”武术比赛项目、段位制晋考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突破。同时各学校、幼儿园还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参加书法比赛的中小幼学生成倍增加。不少学校的校长和幼儿园的园长都亲临赛场观摩,显示了上海校园开展武术活动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蓬勃景象。 近几年来,精武体育总会锐意进取,大力开展精武武术进校园活动。精武体育总会不仅创编了融合有大战拳、功力拳等精武传统武术特点的精武武术操,还专门为广大中小学体育老师开辟了精武武术培训班,从学生与老师两个角度来传播武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得到正确的武术教导。 同时,精武体育总会还发动分布在上海各区县精武培训点的优势,广泛针对青少年开展武术培训工作,这也大大增加了上海青少年武术人口的数量。去年,精武体育总会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华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武术专业大学毕业生成为精武武术的传播者,他们不仅走进上海的校园,还走进了云南边远山区,教导山区孩子学习精武武术。去年年底,精武武术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武体育总会将进一步传播、弘扬好这一宝贵的财富。 吸引社会力量开展赛事 刀、枪、剑、棍、锤、长拳、太极拳……在当天下午的比赛中,小选手的比赛项目非常多。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表示,武术教学普及不应当是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多种拳种,因此开展青少年武术普及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校一拳’。”赵光圣认为,武术教学不仅要依靠学校的教师,还应当发挥社会力量一起来参与。“在民间也有许多武术高手,他们也是武术普及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筛选一批民间武术高手,让他们走进校园辅导教师学习传统武术,充实武术教学的师资力量。” 武术进校园之后怎么练,孩子是否会因为练习武术而变得野蛮?对此,赵光圣认为校园武术普及的最佳做法是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推进校园武术工作,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武术技艺,更要让学生通过武术教育学会武德、学会做人的道理。”目前,上海的武术传统校依然不多,全市层面不超过30余所,对此市体育局将进一步加强普及与培训,进一步开展武术进校园工作,让上海学生更具阳刚之气。 今年的市民体育大联赛首次引入了武术项目,由上海市武术协会与精武体育总会共同承办。武术项目一进入大联赛,就既叫好又叫座。今年的“精武杯”第十七届中小幼武术、书法比赛不仅参赛的学生比往年有了较大的突破,看台上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充分印证了武术在上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此,赵光圣认为未来还要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多办面向不同人群的武术赛事,让各类人群都能够有平台来学习和展示武术。“在举办武术赛事方面,精武体育总会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未来我们将要进一步发挥武术类协会的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武术赛事,让学生、白领、中老年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不同人群都有学习和展示武术的平台。” 原文刊登于5月25日《东方体育日报》B7版分享: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订阅:点击右上角,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