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乌烟瘴气的太极拳引发的大讨论

发布时间:2019-2-15 17:05:03   点击数:

昨日(年10月30日),中华武术搏击联盟公众平台(号:kungfu_China)推出了一篇有关太极拳的文章《乌烟瘴气的太极拳》(作者不详,如果作者看到此文可以和平台联系),本文对那些创拳造拳、神话太极的现象进行了批判,也对现在太极拳技击性日益没落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入情入理,举证详实,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但是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如作者在文章一开始所料“在我确定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定会知道这肯定会引起极大争议,甚至遭到人身攻击”,各种声讨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人身攻击不断,阴阳怪气者不绝,更有人主观臆断这是陈家沟派出来的写手来争祖先了,可作者在第二段就写了:由于目前国家规定的太极拳比赛主要以杨式太极大架为主编写,流传全国乃至全世界,而且我本人最先学的就是杨式太极拳,所以,我先从杨式太极拳开刀,逐步展开对太极拳的批判。文章评论让人唏嘘不已(本文末尾摘抄了部分评论),上来就主管臆断,或者污言秽语人身攻击、或者贬低别人不懂武术(作者对技击的理解,就小编认为完全正确),完全看不出那些太极拳练习者讲究的“修身养性”的踪影,难道那些太极练习者,或者是太极名家,说话办事都是靠主观臆断,不讲证据直接否定的么?都是靠人身攻击污言秽语获得别人认可的么?

以上这些现象让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些什么人在歇斯底里的攻击?文章到底是触动了谁的奶酪?是以舞为武,远离武术技击,但又不承认,搞个推手当实战的太极高手?还是靠传承,争祖先图名获利的“太极名家”?

我想是两者都有的。咱们先说武术技击。既然称太极拳为武术(我想这个大概没有人反对吧?),那就是必须能打的,武术就是技击之术,没有技击功能的武术,就不是武术,同理,没有技击功能的太极拳就不是太极拳,太极拳有了技击的内涵,才能谈养生、文化。养生、文化是技击的产物,但不能并列为武术的几大功能,脱离了技击的养生、文化,不如跳跳广场舞、公园溜溜弯来的更休闲,更自在,去研究形体美和语言美更为直接!可现实状况是:太极文化横行霸道,太极技击不见踪影,太极体操遍布各地,实战操练销声匿迹!关键问题还不是这个,而是练了这太极体操,却还痴迷其中的技击之道——讲手,这就是思想认识问题里,我试问一句:您老练手呢,还是练嘴呢?稍微好一点的,推手当实战(这个小编我可是深有体会,某群里的有个山西的“高手”,认为推手是最高境界,一说切磋立马讲到推手,散手实战他是万万不敢来的,且借口说:那是粗人玩的东西!另有一个本地的太极大家,在群里号称实战高手,正有意会见,我一朋友说:见啥啊,那老头我见过,去了给你讲手。这就是现状。)。

说了那么多,回归正题。要说的技击训练,前文作者说的:练过技击的朋友知道,如果你所学拳学是为了技击,那么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常人难以接受的身体训练和对抗训练,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应该没人反对,如果这都有人反对,那么你趁早别练了,因为你思想认识还不行!小编我练过几年传统技击术,其中苦累乏味深有体会,原来跟着我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没能坚持下来,或许有人会说,你艰苦训练能打,我们太极慢练快打也一样厉害!小编曾经和练太极八卦的交流过(可能有人会反驳,你交流的都不是高手,或许吧,反正至今没有见过太极高手),事实证明:太极拳慢练快打是意淫!就像作者说的:拳术如果用于健身,慢、松是没问题的,但用于技击则根本不行。

再说套路,套路的出现一个是展示,一个是方便传承,最后就是辅助记忆,他归根结底就是单操的串联,可笑的是,现在大部分太极拳练习者竟然把套路作为真传的防伪标识,如果谁要是走了样,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某太极群经常有人在比:今天我练了几遍,他练了几遍。把套路当作真功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千两千,而是十有八九!这个也算是太极拳的悲哀吧。作者说的“现在的各派太极,都以套路为主,而套路的目的本来在于辅助记忆,锻炼耐力(健身),用于表演,而技击有相当距离。实战训练都没有什么观赏性,非常单调乏味,套路则花团锦绣,“满片花草”。而且相当多的太极传人声言,某某套路是先师所创,不得修改云云。这岂不是画地为牢?套路本来就是人编排的,类似体操性质的东西。盘架子几十年,也不如街头打架两三年的小混混实战能力更强。”又何错之有?

推手,太极拳里重要的训练手段,是练习听劲懂劲、检验身架的作用,不光光是要听对方的,最最主要的是听自己的劲、检验自己的身架!可是很多大师们却把这个当成是太极练习的终极目标,有交流者,即推手,教徒弟,则搭手飞人,以获得心理满足感,更有甚者出来凌空劲,博得大家哈哈一笑(说起凌空劲那历史上的太极名人估计都玩过这个神功,网络上视频很多,自己百度百度,或许后续我会在平台发布一些,到时候那些所谓的徒子徒孙别来攻击我),真的能搭手飞人?我没见过(可能高手深藏不露,我无缘见到),说白了搭手飞人就是熟人间的游戏(真的别喷我,我真没见过),凌空劲那就更是扯淡的东西(年10月21日平台推出的《闫大师凌空劲又出新招,速来围观》竟然还有人说大师得到了李**的真传,可见有其师必有其徒,造假不是一代两代的事了),既然是熟人间的游戏,那他就是娱乐的玩意(当然还有练功听劲检验身架的功效),这个跟实战相差的十万八千里还要远,有人跟我说过:你打那么多下,我总能打到你一下,让我逮着你,你就能摔倒!理是这么个理,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没那么多意淫的空间,吴公仪,比多数太极拳练习者的水平都高吧,和陈克夫的实战结果怎么样来着的?

至于太极的渊源发展,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小编我也不清楚具体哪个可信,但这个神创造那肯定是扯淡的学说,有点脑子的都不会信(说了别不高兴,但这是事实)!中国武术界,借神仙,编传说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也不是光太极拳有,究其原因,那就是功利心作怪,谁都好面子,谁都想出名,正常!咦,不对,太极拳说好的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呢?

以上为小编一时兴起,说的自己的一点点小想法,欢迎拍砖!

下面咱们来看看众位大侠对《乌烟瘴气的太极拳》一文的评论(评论太对摘几段)。先来作者的支持方:

健身气功养生会:好!一针见血!分析非常到位,顶起!武林丑陋现象应该揭露!!

慧灯:一针见血,拿不出依据,攀仙附道的传承人比比皆是,我们应尊重历史和传承依据。

翟根法:说的太好了,现在有些人自己还没有学好太极,就教了一大批人群。古时真正的太极拳练起来看上去象是断劲,其实就是打人的东西,现在已没有了。

孙行者:文章写的好有理有据,太极拳本来就没有技击谁也打不过,我们那有一位练了多年太极拳最后连小孩也打不过,真可笑!

晨輝哥:写的很好很尖锐。是个练家。太极拳姓舞。不姓武了。真可悲。傻子们应该清醒了!

大白菜:由文中举证,是否可推理为:拳、长拳击技是陈杨教习传授的,太极拳的品牌创意和发启人是文人武襄禹。当年在京师王公贝勒群体(现在称高端群体)中推广并产生商业价值,借用“太极”二字确实利多。作者考据充分,太极拳疑点众多。

大卫:看完大快人心,不過落腳點在通背和炮捶的結婚可能指得是陳氏。楊露蟬的拳卻吸收了形意、八卦的不少東西。當今太極拳多半是皇帝的新衣,經不起考量的,我們要回歸到系統的單操和實戰層面,才對得起老祖宗。

黎明蜀海:这篇文章敢讲话,敢讲真话的抛折让人思考,武术顾名思义就是动手反击,传统的就应该传承真的东西,拳就应该能防身。和平年代安康重要。但更多的是希望传真的武学。

华仔:写的非常好。大快我心。中国的这个拳。那个拳。能跟泰拳比吗。肯定有的拳能比。肯定要比泰拳实战。但是太极不行。所有的太极拳都是花架子。现在的太极就不应该叫拳。国人为什么这么推宠这个不能实战的东西呢。看来本文作者在这方面有研究。我习武多年。也总结了一些拳理。很想和次文作者沟通交流。如此作者能联系实在万幸。

旭日东升:真正的陈式太极就是以技击为目的的!现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练的不是太极拳,只是个空架子,时花拳绣腿!作者也没见过真正的太极,我练的就是正宗的陈式太极,现在社会上流传得太极拳都算不上真正的太极拳,都是那些所谓的大师骗钱的工具!

和諧:说得好!太极拳发展至今!再也没有杨露禅、陈长兴!太极拳威名何在!太极已成童话!

今生无悔:文章写的不错。谁反驳要拿出反驳的依据。难道你们是否认可发源地之说。比国家认可的还有依据吗!

支持方的声音基本一致,没啥可看的,大家若是想看全部,可以在原文看!下来几段经典的反对意见:

枫叶剑:无知,狗屁不通

jun:此文为陈家沟人所书.

陈劲东:似是而非,一看就知道是式太极的写手。

.缘.:现在的太极是有点乱,但作者也不是什么高人,不懂太极,甚至不懂武术

上善若水李彦卫:一看就是陈氏太极拳所为,应该举行一个太极拳比武大会,谁赢了就是谁

树亮:不懂太极就别乱说,传统太极留传几百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现在的简化式子,的确丢掉了一些太极原汁原味的东西,但太极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毋庸置疑!望作者深入了解太极后在发表言论,不然显得很肤浅!

太极之鱼:太极拳现状固然乌烟瘴气,这篇文章更是乌烟瘴气!有点小学生研究博士论文的感觉。

止一为正:只能说文字的蛊惑性太强,真得太极三昧者,对此文只是呵呵。

北极虫:一看就是陈家沟的人写的。说几百年内的东西能搞清楚,那用得着那么多推理吗?且前后逻辑混乱,目的明显。陈王庭创拳说有一道坎就过不去,太极拳名字的由来。王宗岳的身份都查不清就敢如此妄言,不知天高地厚。不要找到个同名同姓的人就敢往上扣,那叫无知者无畏。(没有对陈家拳不敬的意思,但哪些先入为主的所谓研究还是少搞搞,别给子孙后代一个更混乱的历史)

太极周:作者根本不懂太极拳,更不是练家子。作者偏向陈氏太极拳,是陈家沟的吗?说话太片面。

王文国(字烨泽):编辑在发表类似文章的时候要慎重,文写的太乱,证据也是似是而非,甚至说话太随意,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带来的负能量对社会的危害不小。也望作者慎重,出言慎重!

松柏:作者无疑是个卖嘴的江湖骗孑,写此文章用心险恶。

专一:好文章!言之凿凿,振聋发聩,这篇到位了;烂文字,嚼舌根,老鸹站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这文章也够格!叽叽喳喳,引经据典,不黑不白的摆出一堆论据,貌似驳倒了一切…但是,始终不能佐证自己的主旨。换个角度来问,啰嗦一车,到底想说出什么?废了这电,有哪个论据能反应出实实在在的问题及现象?你们有谁看出他想说什么了吗?除了看出这厮最近在练陈氏太极拳,我是看不到任何有益的信息。这般道貌岸然站不住的,我们捞点干货,与各位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积累的切身体会和经历经验,他日能一同宣传国人之文化及智慧,此抛砖引玉。不是太极拳脱离实际,而是绝大多数爱好者遇不见真功夫,我举两个亲身的经历,我跟过一位杨氏拳传人(健在),每次但凡被他的手按住,顿双足离地,飞将出去,如果给这个飞加个次数,回答是N,前后我跟了他16年,如果问这个飞有没结果,答案很沮丧,没学会。第二例:挨过一位师兄(健在)的一掌,透心凉,力透纸背这事是存在的,立马服帖,还吃哑巴亏,他让我先打他一掌,我却不知道之后会还回一掌,如果我知道有后手,sb才出手呢…—…第三例:太极是练不出来,有幸拜于五猴通臂拳门下,这铁砂掌真不是闹着玩的…国术,集文化智慧于一体,只有你想不到和见不到的,二货们不必瞎啰啰,其自身魅力足以传承及推广。

周世春:肯定不是高手所作,文章对武术的认识太片面。

天之娇:写这篇文章的人一不懂太极。二一股杀气。太极拳是以养生健体修身养性为主,以防为主攻为辅,很注重武德的一个拳种。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以上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为保证摘抄评论的可信度,小编保持了其原样(错误的标点和字都没改动),对以上评论小编就不一一作评价了,孰是孰非,素质谁高谁低,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乌烟瘴气的太极拳》原文和全部相关评论!

(文/霹雳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zysx/105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