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德的修养 武术的生命力在于技击,但更在于武德。这可从它的表现形态来讲,武术是以拳脚和器械进行对抗的运动,稍一疏忽就会伤人。所以,古时训练兵勇或教习徒弟,都特别讲究武德,点到为止,不能伤人。因此,历代武术家既将“德”作为武术之根本,同时也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各门各派的拳谱、家法,开宗明义都要阐明武德,并规定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强调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 中华武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弘扬民族道德规范上,中华武术流传至今,不仅在于其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娱乐自身这些表层功能的综合作用,更囿于中华武德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意识,它是各种国粹文化的代表,也是时代生存价值的体现。 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武术作为国粹,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中华民族千年精神的积淀。“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培养弘扬民族精神,武术有着独特的功能。 二、讲武礼,学做人 武礼是武术活动中礼节的一种重要标志,亦是习武者品德修养和武功素养方面的重要体现之一,历来被武术界所看重。一个看似简单的抱拳礼,其中真切地蕴涵了深刻的武术精神,同时起着规范行为举止的作用。 抱拳礼规范: 动作姿势: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握拳,双手由体侧迅速向胸前合抱,左掌心掩贴右拳面,两小臂微内旋撑圆,肘尖略下垂,平举于胸前,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 要点:行礼迅速、精神饱满、态度诚恳。 抱拳礼的含义: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 另有以下几种解释: 1、以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有武德之意;屈左手拇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以理服人、武不犯禁’来约束勇武本意。 2、左掌右拳两臂撑圆抱于胸前,手有五指为“五湖”,分四个区间为“四海”,即平时所讲“五湖四海”,过去讲“五湖四海皆兄弟”(泛指五洲四洋)表示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之意。 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或前辈指教。 4、两手抱于胸前微外翻,是向对方展示在交手前没拿暗器,表示清白、不失光明磊落,而致以上演绎而成现在的抱拳礼。 抱拳礼是一种传统的见面礼仪,也是武术界礼仪中常见的一种行礼方式,过去称“见礼”、“有礼”,现在叫“武礼”。武礼也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所规定的一个礼仪动作。武术界的各种赛事,运动员入赛场后与退场前须向裁判员、主席台及观众行抱拳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等人们见面时,须行抱拳礼。武术界学生、徒弟遇见老师、师父及武术前辈时,须先向老师、师父及武术前辈行抱拳礼,以示尊敬。同时老师、师父及武术前辈行抱拳礼还礼,以示互相尊敬之意。这也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一种美德。 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wg/43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