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书画桌并列排开,正对入校大门,形成一条翰墨飘香的通道;身穿校服的小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精心创作;舞台上,街舞、架子鼓、武术操表演精彩纷呈……这是市第十一中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的场景,也是陈馨打造美育校园的具体活动之一。 陈馨,市第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现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市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先后荣获省书法家协会年“送文化年货”和“送万福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文联系统先进个人、市文艺创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以美育人 近年来,陈馨个人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书法篆刻展赛中获奖或入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积极撰写书法、语文等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其《浅议中小学写字教学实施策略》《墨香育人——关于创建书法(写字)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实施构想》等多篇美育论文在《语文世界》《淮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任职相山路学校副校长期间,他积极与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联系,共建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破解学校缺少专业艺术师资难题;利用自身艺术专长,担任该校书法课程及少年宫书法室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从未间断。为了农村孩子有更好的机会接受艺术教育,他主动与各级书协联系,组建校内书法教师队伍和校外书法专家辅导员队伍,创新性地成立相山书苑社团,开设书法课,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练习书法,普及书法艺术教育。年2月,相山路学校高票当选我市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学校,为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推动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任职淮海路小学副校长期间,他发挥自身艺术特长,带领广大教师积极做好学校美育工作,依托小天鹅弹拨乐团和翰墨书社等少年宫社团,努力在书法和民族民间音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民乐合奏《徽娃皖韵》在省“六一”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被选拔推荐参加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红歌联奏《英雄少年》荣获我市“小小艺术家”展演活动一等奖;该校多名师生书法作品在省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年,淮海路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年9月,陈馨履新市第十一中学校长一职。他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结合课后服务组建并完善了舞蹈、书法、剪纸、架子鼓等社团课程,深入推进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成果展示活动,提高全校师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以美兴校 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年11月,市第十一中学正式确立“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理念和“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的教育目标,将书法和民族民间美术剪纸进课堂作为办学特色,强化汉字规范书写教育,逐步构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墨香校园、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陈馨告诉记者,学校立足长远发展规划,着眼美育目标达成,积极制定了美育校园特色发展三年规划。前期打好底色,抓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初步构建美育特色课程;中期依托书法教育,开展教研、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三期坚持五育并举,丰富文化内涵,完善课程体系,突出美育个性,形成教育品牌。 校园里,随处可见书法、美术、音乐等艺术元素,中式风格的学校标识,宣传栏里、楼道艺术墙上的书画艺术作品。这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条过道都有生命力,是浸润孩子心灵的一片沃土。 在打造专业师资方面,陈馨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激励本校艺术教师共同努力,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全过程及各方面,助力美育特色发展。同时,学校合理利用区域高校教师队伍,积极与淮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艺术系等高校对接,通过融合共建实践基地,创新课程体系;加强与市书协、市美协、市音协、市剪纸协会联系,邀请艺术家名师,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艺术活动,打造高端课程。 学校根据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针对“实施美育熏陶行动”“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极谋划,计划采用发展性、多元化等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已初步出台《教师书法等级测评标准(试行)》《学生书法等级测评标准(试行)》,逐步打造面向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学科评价机制。 现在的市第十一中学,形成了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浓厚氛围。年12月,陈馨主持申报的我市《小学美育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课题已立项,并稳步开展相关工作。王进老师被评为市最美教师。陈慧、刘梓宸等5名学生荣获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文联、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儿书画大赛少儿组优秀奖。 陈馨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记者 王陈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