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包含套路和散打这样两种运动形式,套路的练习方式属于套路练习,散打则属于对抗练习。而套路练习是中国武术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若仅就技术而论,它是为适应传授、记忆和训练而产生和存在的。这是将一些武术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来进行演练的运动形式。对抗性练习则是二人按照一定的规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击方法进行直接身体对抗的运动形式,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许多功法,共同构成了武术的完整技术体系。 在古代武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用于技击。在二人进行攻防实战时,总是把一些单个的,或几个连续的攻防动作加以组合,并依据对方攻防的具体情况,掌握时机,灵活地使用相应的方法,所以动作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顺序,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平日的训练中,除可进行一些单势、组合动作或功法的练习外,还可以把这些单个的,或组合的攻防动作加以串连,使之首尾相接,按一定顺序编排起来进行练习。为了使动作更好地相互衔接,中间可能还穿插一些不具有特定攻防意义的动作,这样就构成了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虽然是按一定的动作顺序进行演练的,练习者不可能将其完整的、或大段的动作直接用于实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武术套路练习仅是一些攻防技术艺术性的再现,仅是一些“花拳秀腿”的简单组合,仅是一种单纯的健身手段和表演的活动形式;并进而认为武术套路练习不再具有攻防技击特点,或者说其动作仅具有象征性的攻防技击含意。因为从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看,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本来就是相互补充,同为武术完整技术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们认为,若仅从技术上讲,武术套路是为了便于记忆、传授和训练而产生的,训练的目的在于实用,训练的成果必用于实战,二者融为一体。所以说套路训练是攻防对抗训练的基础,也是攻防技术提高的过程和手段。对抗性练习则是直接进行攻防能力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是检验在套路训练中所获得的各种技能运用于实际对抗时水平高低的手段。如若不然,武术套路在古代就失去了存在的最基本的依据,也就不会经久不衰地流传至今。 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教育集团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青联常委、嵩山少林寺武僧总教头释延鲁大师创办,现占地面积一千六百余亩,总建筑面积二十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少林建业国际足球学校,少林陈中跆拳道教练员培训中心,少林禅拳文化表演团,香港和平电影公司演员培训基地,霍利菲尔德拳王培训中心,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学训练基地,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少林寺海外弟子进修中心,山水实景演出和影视演员培训基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员培训基地等十二个单位,一所具有国际水准、以少林功夫为特色的,集武术、影视、体育、艺术、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为一体的新型综合高等武术学院之框架以基本构建落成,文化课开设小学、中学、中专、大专课程,这里已成为海内外有志之士学习、研究、交流、发展少林禅武文化的中心,必将为继承、推动世界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 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