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磨武术十三什么是武术

发布时间:2019-7-29 18:16:00   点击数:

孙(赵)嘉临

McT市北第四公社长老

七星螳螂拳传人

景星凤皇文化艺术中心特别邀请武术总教练

我叫孙嘉临,你也可以叫我赵嘉临,蒙圈了吧?

嘿嘿,我们家七百多年的老传统,孙、赵一家,双姓家族。

我呢,勉强算是自幼习武之人,蒙师父抬爱,将师门的拳经和拳谱统统传授给了我。

师父说:“你把这些读懂。”

我说:“好!”

师父说:“你把这些理解透彻,翻译成白话文发布到网上。”

我说:“啊?!”

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的文章。

临磨,取嘉临研磨之意;谐“临摹”之音。

隔壁“临磨历史”→临磨历史

(八十五)瓶颈危机之夭折(三十七)沙陀王朝(六)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写了半天,居然连什么是武术都没搞明白。不过,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个问题,恰恰是我重拾武术的时候,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读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应该了解,我也勉强算是个自幼习武的人。

五岁开始学习武术,练习规定长拳。那时候我的认知里面,武术就是这种潇洒的蹦蹦跳跳、飘忽的指东打西的套路训练。《少林寺》等经典的影片里面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勇猛的少林武僧,通过习练套路,学习了搏击的技巧,打败了坏人……

我那时候的老师,应该也是这样认为的,他的口头语是:“拳练千遍,其理自通。”意思就是,拳(套路)练好了,自然打人。

从五岁到十岁,我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武术训练。

十四岁时,第一次重拾武术,我跟随师父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武术训练。这种训练与拳击、摔跤等搏击训练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从训练人的意志和力量开始,最终通过技术训练,将身体的力量运用自如,达到能够集中尽可能多的力量于一点的效果。

这种训练体系训练出来的人,一方面力量比普通人大;二方面善于合理、有效利用自己的力量。自然比没有经过如此训练的人强大。

力量训练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训练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师父对我们的要求是,每天都要拿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用自己的手掌和小臂击打树干、用自己的身体去贴靠树干……

这样的训练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后,师父就用一根很粗的木棒槌,击打蹲马步或者弓步的我们周身。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比如师兄弟之间的互相贴身靠、压盘腿、磕胳膊(近来听一些朋友说,这个叫三臂靠,学习了,多谢)等训练,一整套训练下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师父的这种训练方式,曾经引起过很多人的质疑,其中包括我的师兄弟,甚至是我。在这些质疑之人的印象里,武术的模样无疑应该是我幼年时那位老师教授的样子。于是,极端的质疑声音产生了,那就是认为师父不舍得放艺,这个“艺”指的就是套路。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武术的奥秘和真传就是在套路里面。习武之人习练的套路越多,武艺自然越精湛。所以,师父每天让我们耗费大量时间,反复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却很少教套路,从根本上讲,就是不舍得放艺。

我十几岁时离开师父外出学艺的行为,现在想来,也有潜意识里认可这种观点的原因。直到漂泊经年,我才弄明白,其实师父教授的,才是真实、有效的武术。

少林寺武僧在练功场上跟着师父练功

然而,当我人生过半,重拾武术,成为特约武术教练的时候却尴尬的发现,我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还是厘清套路训练和系统训练,到底哪种才是武术这个问题。

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人对武术的印象,还是那潇洒的蹦蹦跳跳、飘忽的指东打西的套路训练。连我们景星凤皇文化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我的朋友,也完全不明白我口中的“古武”、“传武”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讲明白这个问题,我跟我的这位朋友聊了如下的话:

我的法律老师在讲程序法的时候笑谈:中国人没有程序法的意识,有的是青天大老爷的情节。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简单讲就是实体法注重的是结果,而程序法看重的是过程。我这位老师的意思是:中国人看重的是结果,只要结果正确了,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事实也确实如此。包青天的故事千年传颂,但是从程序法的角度上讲,这位青天大老爷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他既是侦查员,又是检察员,还是审判员,甚至还是监狱长和刑罚实施者……权力集中于一体,脱离了制约和平衡,必然滋生独断和腐败。这种制度注定了青天大老爷是个例,甚至是极端个例的结果。因为官员全凭个人道德修养来维持结果的公正,这种道德修养的要求,无限接近于圣贤的标准,而大部分官员,都是普通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才催生了程序法。也就是说,程序法的诞生,就是要通过规范和约束过程来制衡权力,达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结果的目的。

有了程序法,就有了将权力关进笼子里,“量产”青天大老爷的可能。

重结果不重过程

确实是很多国人的思维模式

话说到这里,我的朋友完全被我搞糊涂了,不明白解释什么是我所谓的“古武”、“传武”,为什么会扯上这个话题。我跟他说,别着急,慢慢听我说:

我发现国人不但有青天大老爷情节,还有“武神”情节。霍元甲、陈真、杨露禅、孙禄堂……等等或真或假的清末民初的武术人,都或多或少的被神化了;建国后的一灯法师,也曾被爆出“神化”的丑闻;近几年更是冒出了不少似神非人的武术大师,成为徐某人的打假对象。

现实生活中,这种造神现象也无处不在。

练“武”圈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那就是“我的某某多么多么厉害”。这个句式里面的“某某”通常都是说话人的前辈,而且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已经不在人世了;“多么多么厉害”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是打遍周边无敌手,也可能是力克外国高手,还有可能是飞檐走壁、折花伤人……

这个“某某”,是否真的这样厉害姑且不谈,咱们先假定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厉害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他们门派里面的武神,是修炼他们门派武术的结果。于是,问题来了:这个武神是怎么产生的?

应该是修炼他们门派武术而产生的,对吧?

好的,既然修炼他们门派的武术能够产生武神,那么为什么只产生了他们口中传说的这么一个武神?而不是凡是修炼他们门派武术的人,都能够成为武神?

甄子丹主演的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人击倒十个空手道高手的武林宗师形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与不重视程序法的法律制度下,青天大老爷的产生只能寄希望圣人出现的情况一样。其门派武神的产生,不是因为其门派武功多么厉害,而是这个武神的个人素养太过于逆天。

包拯是一个圣人一样的存在,他如果生活在现代健康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下,无疑依然会是一个圣人,他的法律工作只会更加出色;那些传说中的武神,如果能够系统、完善的进行训练,他们不但个人素养依然逆天,而且还会更好的发挥其个人素养的作用。

对武术而言,系统的力量、柔韧、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训练,就是过程、就是“程序法”。

有了这个“程序法”的保障,武术的训练结果就是必然的,搏击人才是可以量产的;没有这个“程序法”的保障,武术人才的出现就是偶然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待续—

前文回顾:

临磨武术

(一)我的师父

临磨武术

(二)散打、散打

临磨武术

(三)离家的小孩

临磨武术

(四)回家的孩子

临磨武术

(五)迷途的羔羊(1)

临磨武术

(六)迷途的羔羊(2)

临磨武术

(七)迷途的羔羊(3)

临磨武术

(八)重拾武术(1)

临磨武术

(九)重拾武术(2)方言闹的误会

临磨武术

(十)重拾武术(3)笑过后的反思

临磨武术

(十一)重拾武术(4)笑过后的反思(2)

临磨武术

(十二)尴尬的武术

创始人的话,带你了解中产部落!

点击图片查阅详情

中产部落95个社团欢迎你加入!

点击图片查阅详情

想要加入中产部落一起向上?

订阅号首页菜单栏

—联系我们—加入社团/一键注册

想要了解中产部落的精彩活动?

订阅号首页菜单栏—精彩回顾—活动风采

想要了解中产部落?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中医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wg/10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