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拳的发源地是哪里

发布时间:2016-9-10 13:48:21   点击数:

武当拳的发源地是哪里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和武当拳的发源地。

武当山不但具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2十四涧、11洞、3潭、九泉、10池、9井、10石、九台等胜景,主峰天柱峰,被誉为“一柱擎天”,其余各峰均偏向天柱,构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雄伟的古建筑群,遍及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可谓人间奇绝。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5龙宫两座宫殿遗址,和各类庵堂祠庙等共两百余处。

武当山被众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时尹喜,汉时马明生、阴永生,魏晋南北朝时陶弘景、谢允,唐时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唐太宗贞观年间,在此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有开辟,增修扩建,元末大部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在山上大建宫观,用时七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12亭等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其中金殿和真武等神像,全系铜铸,外鎏赤金,最为著名。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明朝体系,主要宫观有金殿和大和、南岩、紫霄、5龙、遇真、玉虚等6宫,复真、元和2观,和磨针井、玄岳门等,各类神像、法器、经籍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1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宛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

摘自《1本书学会道教常识》









































北京中科曝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ly/11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