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与健康高级思想

发布时间:2016-12-13 1:47:29   点击数: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课程。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1.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领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熟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2.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学导式教学、活动教学、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思想教育点。

4.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规划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方案。

5.依据教学方案,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6.根据思想政治教学情境,正确分析和处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四)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1.理解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内涵、特点和理念,掌握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引导等功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协调发展。

3.运用观察、测验、成长记录等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业状况。

4.运用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恰当分析和评价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科知识

40%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课程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45%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15%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合计

%

单项选择题:约40%

非选择题:约60%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这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创造消费D.生产决定消费

(2)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是

A.人文性B.社会科学性

C.思想性D.实践性

2.简答题

(1)简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出效率,政府管宏观,法律管公正。”

(2)简述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

3.材料分析题

下列是某老师一堂公开课的实录片段。

课题:“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轻松优美地结合当前时政的引入(播放两会录像)。

(2)探究第一个问题——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提供图文并茂的6组信息资料,归纳知识点一。

(3)探究第二个问题——人大如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个事例两组对比图片,归纳立法权,根据事例归纳出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并小结得出第二个知识点。

(4)探究第三个问题——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播放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某老师的录像,展示她提交的课程设置改革立法议案和其他有关事例,归纳出人民代表的职责和职权,得出第三个知识点。

(5)联系学生实际提出问题——我和人大有关系吗?设置活动——“假如我是本市人大代表”。

(6)课堂小结。巧妙联系学校旁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导学生要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

课堂评议时,大多数老师认为这堂课很精彩。

问题:

请结合上述课堂实录片段分析这堂课的精彩之处。

4.教学设计题

下列材料是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3.7的内容标准,请阅读该材料并完成教学设计。

3.7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如演示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

策划一个项目: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问题:

(1)设计出内容标准3.7的教学目标,并阐述其理由。

(2)设计出蕴涵“世界是普遍联系”原理的问题情境和探究教学活动方案(不少于字)。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按摩和医疗体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竞技体育中的违禁药物等内容;掌握运动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点。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体育文化属性与含义及奥林匹克文化,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体制与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编制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等知识,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熟悉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等。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练习方法、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战术类型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运动专长,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2.能够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能够合理选择、开发和利用多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资源。

6.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有效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能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

4.掌握指导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方法,能依据专项特点和学生身体素质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5.有效掌控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

6.能够合理开发与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

7.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类型,掌握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与方法,并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科知识与能力

55%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教学设计

16%

单项选择题

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

20%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教学评价

9%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合计

%

单项选择题:约47%

非选择题:约5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身体练习使人体

A.机能水平获得提高

B.运动技能获得提高

C.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增强

D.各器官功能的协调

2.简答题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案例分析题

某年,在××市区的一所名校的公开课上,一位体育教师上高二女生的田径课,教学内容是弯道跑。教师采用挂图演示的方式来讲解弯道跑中的技术原理和力学原理,共用了10分钟的时间,用3张图解进行演示,但学生在实际练习弯道跑时,并不能体会到向心力和离心力。

试分析该教师运用这种演示法的优点和缺点。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出15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法及组织。

某高中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2人,学习内容为跳远的腾空步动作(新授)。现有田径场一个,内有标准沙坑一个、起跳板两块。

想要更多资料?请联系我们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dw/43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