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0月18日电(记者王凯、江宥林)每周四下午3点半,“80后”俄罗斯留学生阿廖娜都会准时出现在黑龙江大学武术训练场地,专心练习的她在队伍中并不起眼。然而,这位不起眼的女生,却是中国少林寺第33代还俗武僧毛永汉唯一的外籍弟子,法名“延珍”。阿廖娜在训练中。新华社记者王凯摄少林寺拥有多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有“禅宗祖庭,武林圣地”之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少林功夫“火”遍全球,吸引越来越多外国武术爱好者来华研习,但像阿廖娜这样真正成为少林弟子的外国人却为数不多。“第一眼见到少林大师的时候,我就爱上武术了。”阿廖娜说,她从小爱看中国武星成龙的武打片,开始对中国功夫产生兴趣。年,阿廖娜结识了当时率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武术文化交流的毛永汉,现场观看少林武术表演,“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来中国学武术。”阿廖娜在训练中。新华社记者王凯摄由于工作等原因,阿廖娜直到十年后才有机会登门拜访毛永汉。因语言不通,无法跟大师深入交流武术,她决定学习汉语。从一开始买教材自学、请私人教师辅导,到后来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孔子学院学习,阿廖娜的汉语进步很快。年,她进入黑龙江大学学习翻译。“刚来中国我就到处问哪里能学武术。”阿廖娜说,后来她联系到学校武术协会,开始学习太极拳。太极拳让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到静的力量和快乐,她也从中逐渐体悟到宽厚包容、谦恭礼让的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于是,她每次都会准时到训练场练习,也常常最后一个离开。阿廖娜(左)在队友兼分组教练崔文博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新华社记者王凯摄“她训练很刻苦。”黑龙江大学武术队总教练徐强说,阿廖娜有时为练好一个动作会反复琢磨好几堂课,有的队员练几次就想放弃,她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把动作练好。在队友兼分组教练崔文博眼中,阿廖娜的进步让她深有感触。“刚来的时候她连24式太极拳都不熟练,动作很僵硬,现在她已经学会40式太极拳,动作也流畅许多。”崔文博说。阿廖娜(左)在学校武术比赛中。新华社记者王凯摄凭借刻苦训练,阿廖娜在年全校武术比赛中,获得女子组24式太极拳第一名;在今年举行的该项赛事中,她又获得女子组40式太极拳第一名、女子组24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第二名。作为少林寺第34代俗家弟子,阿廖娜每年都要去河南登封拜访毛永汉师父,跟他请教武术拳法。年11月8日,阿廖娜(前排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与率团前来进行武术文化交流的毛永汉(后排左三)和代表团合影。(资料照片,阿廖娜提供)“师父对我要求很严格,每个动作都会亲自示范。”阿廖娜说,师父虽年过九十,但身体依然硬朗,力气甚至比一些年轻人还大,“他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让我心生崇敬。”如今,武术已成为阿廖娜生命的一部分。“即使将来回国生活,我也会一直练习下去,努力在自己国家传播武术和中国文化。”阿廖娜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xx/164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