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远航,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武文化首发的稿件,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 一、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先天性失明的盲人问:白色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就是天上白雪的颜色。盲人不明白。 有人说:就像盐一样。盲人还是不明白。 有人说:这是一种很纯净的颜色,没有任何掺杂。盲人不明所以。 有人说:没有其他的颜色,又不透明的,就是白色。盲人越来越糊涂。 终于来个一个权威专家,说: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色相为零。 盲人觉得就快要疯掉了,心想:天哪,这个白色实在是太复杂了!其实呢,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白色,任凭你怎么说,他还是不知道。 终于有一天,医学治好了他的眼疾,他一看,原来白色,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这个故事,咋一听,很有趣,但细思极恐!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盲人学校,老师解释白色,如果想忽悠,是不是就可以尽情发挥,说的天花乱坠,反正你没见过,我说的就是对的。 更可怕的是一个盲人学生,他从老师那里听来的白色是怎样,再去给其他学生解释,什么是白色。虽然我没见过白色,但是我的老师是权威,我学到的白色,就是权威!白色是包含了所有颜色的颜色,所以白色是最高级颜色。 一群盲人听得云里雾里,但感觉头头是道!并且,用心的去揣摩,什么是白色。 终于来了一个智者,告诉大家,所谓白色,没有必要在这里做无意义的争论了,关键是要能够治好眼疾,你看见了就什么都明白了,不是个玄化的东西。 盲人群众们沸腾了,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难道比我们的老师更加权威吗? 一眼看去,这就是当前的武林!! 不信?让大家来解释下什么叫虚灵顶劲?为什叫气沉丹田?什么叫龙虎二劲?什么又叫做六合? 能够做到的,发现,原来就这么简单。 不能做到的,觉得,复杂得难以理解。 不务实的,故意说的玄之又玄,以表高深! 二、再说一个经历 笔者习武之余,兼习古琴。 记得在左手无名指按音的过程中,老师指出,你这个力没用对。应该是无名指第二关节用力,其余手指和手臂的肌肉全部放松。 笔者不明白,说,体会不到,不知道那个关节怎样用力而其它关节又不用力。 老师回答,因为你以前,从没试过用那个关节去用力,那个手指力量不足,又要刻意下按,所以其他肌肉去辅助帮忙,导致了动作变形。解决方法很简单,重点强化那个手指的力量训练,就可以了。 笔者瞬间释然。 一句话,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做针对性训练,而不是盲目的“多练”。 由此联想到武术。 学生问老师,为什么我打拳不放松。 老师回答,因为你练少了!因为你功力不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拳术都提到,要用胯发力。但很多弟子都要说,找不到胯发力的感觉。甚至觉得把胯练好了,就是武术的高级境界。 其实做不到的核心原因是,你的胯部根本没力,带动不了全身,而不是该怎么用力的问题!把胯练活,只能说一个基础,胯练活了和技击水平高,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 再多说一句,小白们天真的以为,只有传统武术才是要腰胯发力吗?去了解下专业拳击吧,看看别人在做腰胯专项训练的时候,大家又在做什么?站桩加打套路? 三、弊病的根源在哪里? 其一,学拳的人想走捷径。近几十年来,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就是,武术是强身健体的,一代宗师往往习武前都是体弱多病,影视作品里,主人公的战斗都是以弱胜强。习武的经历,都是遇到一个高人,或是得到某种秘籍,一下子就能很厉害!对此,我想说,现代专业搏击运动员,乃至于其他各领域运动员,在选材方面,都是优中选优,每天从事大量的专业训练。包括饮食,都有严格要求。幻想着练了神功能厉害的小白们,你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所以,当前传统武术学生上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想要迅速的找到一条成功捷径,其实缺少踏实努力和科学的训练,结果往往是缘木求鱼。 其二,教拳的想立权威。中国现在考证的拳术,多达余种,但细细一查,门派林立基本都是明清以后的事情。看看拳击,泰森、阿里、梅威瑟等等高手的风格,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但没听说什么阿里式拳击、梅式拳击吧!在看看中国传统武术,这么多拳种且不论,同一个拳种里,又有多少个流派(比如太极拳)?就是同一个流派的传人,各个支派还相互觉得对方的技术不行,老子的天下第一!这就是一种病态。说得直白些,所谓的开宗立派,无非是为了实现技术垄断,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在技术上,总是师父比徒弟厉害,师爷比师父厉害,祖师爷天下无敌。这个病态的思想不放弃,结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王重阳天下第一,全真七子中等水平,尹志平赵志敬打打酱油,到了鹿清笃这一代就全是废物。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武术的传承里,难道少了吗?所以,当前传统武术老师上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追求更多的是自己名利地位,其实缺少对拳术求真务实的研究传承,结果往往就是倒退发展。 其三,宣传的各种洗脑。提起中国武术,影视作品里,大家都觉得天下无敌,甚至都到了技术上独孤求败,境界上上要仁者无敌的状态;还看过一部抗日剧,八路军连长大喊:上刺刀,论武器我们不如小鬼子,但白刃战,我们是他祖宗!其实,其了解下真实的历史,中国武术的真实战斗力,实在是比较可怜,特别是近代,和泰拳的较量,基本完败,和倭寇拼刺刀更是技术不如。输,并不丢人,日本空手道败给泰拳,能卧薪尝胆,一雪前耻;而中国武术败给泰拳,宣传上,咱不说这个事就算了!所以,传统武术思想上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缺失了对抗的环境,又听多了传奇的故事,自以为自己很能打,其实缺少了务实的训练,结果往往就是动手挨揍! 其四,技术的故步自封。任何技击术,从不论你是练太极拳、少林拳、形意拳或是散打、泰拳、综合搏击,核心训练来说,离不开技巧、力量、速度、距离、节奏、体能、抗击打这些要素。在日常训练中,你做了多少针对训练?还幻想着一遍一遍的套路重复,或是单式发力就能提高技击水平?特别是很多门派,总以为有什么不传之密,或是一定要最求所谓的风格特点,往往是一动手就被打懵。我见过了太多的门派所谓的不传之秘的专项训练,在专业队里就是平常的日常训练内容,而且训练量远大于业余爱好者。所以,传统武术保守上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总以为自己的独门绝技天下第一,生怕泄露了秘密,殊不知,现代训练早已走在了技术的前列。 我对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的一个情节,内心震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美国要在汽车领域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中方人员带着美国人参观工厂,一个负责人非常紧张的说:不能让他们去看我们的生产车间,那是国家的核心机密!美国人问,你们的年产量是多少。中国负责人答曰一万台。美国人笑了,说我们是一百万台。 其五,思想的掩耳盗铃。师父本身没有学完技击的全面技术,自己不能打,但要靠教学生存,干脆把武术说成文化、说成养生,说成修养。 某大师败给现代搏击后,说术高莫用,怕用了内力会死人。我想说,就算朝鲜掌握了核武器,打起仗来,也没有丢到美国去的能力。 某大师声称,学打人容易,天天找强壮的实战就行了,难的是自我修养的提高;我想说,要实战这么好练的话,拳击手就不值钱了。 某拳馆立下规矩,习武不是争抢好胜,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切磋交流!我想说,部队也不是为了侵略,但一支连演习都没参加的部队,如何保家卫国? 四川曾有位知名老拳师说,拳击的技术简单啊,就直、摆、钩,你看,直拳这样破,摆拳这样破,勾拳这样破。练好了,就完胜拳击。我想说,这位老先生能得出这样结论的根源,就是挨打挨少了。 还有某中医,声称练习站桩可以治疗癌症。我想说,能缓解颈椎、腰椎疲劳我信,治疑难杂症只能呵呵。 某学生说,练武术就是为了强身健体,打打杀杀层次低。我想说,去练游泳效果更好。 有好事者说,现在都有枪了,练武术还有什么用?我想说,按照这个逻辑,拳击、柔道、摔跤等对抗运动,都可以不练了,而且现在都有车了,跑步别练了;都有机器了,举重也别练了。 以上种种,皆是当前掩耳盗铃的代表。 武术,除了技击,当然还有文化、精神、健身等等其他衍生方面的领域。但是,一定记住,武术,是姓“武”的。 四、说一说自己的心声 我自己是一名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不是看不起传统武术,而是爱之深,痛之切!真诚的希望,武术同道们,能够看清问题,摆正位置,放心名利,为振兴传统武术而努力! 传统武术,有很多好的技术、练法、打法,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清楚的看见,单凭一套降龙十八掌,挽救不了丐帮的没落,有了《辟邪剑谱》也没有让林家兴旺,《六脉神剑》、《一阳指》也没有让大理段氏长盛不衰。 传统武术的发展,一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不要妄自菲薄;二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总拿祖宗来给自己贴金;三要并结合科学训练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实现在世界武坛上的复兴! 作者简介: 李远航,武者、文人、铁路人。习武13载,定居成都。师承杜心五自然门武术第三代传承人曾小平先生,青年实战派武术实践者。用一生继承发扬传统武术,追求武术的本质。 李远航夏天怎样治疗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