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兵团日报社住四十四团原种场工作组记事 “我很喜欢唱歌,梦想有一天能在大舞台上面对观众唱歌。但我们的连队比较偏远,设施落后,很少开展自编自演的文化活动。今天这个梦想实现了,我们真正接受了一次现代文化的洗礼,大家很喜欢这种形式。”7月1日,兵团日报社住四十四团原种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与原种场党支部联合举办“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连队青年买买提·阿布都热合曼表演了自己的节目。 根据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兵团日报社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于2月24日进住三师四十四团原种场开展工作。 住连以来,兵团日报社“访惠聚”工作组严格按照兵团“访惠聚”工作总体要求,紧密围绕“三项重点”和“七项任务”,迅速转变角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并以加强民族团结为重点、以精准扶贫脱贫为目标、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把原种场当“第二故乡”,受到各级党委的肯定和连队各族干部群众的喜爱。 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树立连队党支部的威信 自住连以来,工作组始终牢记出发前兵团领导对“访惠聚”工作组全体成员的嘱托,“改变思想、转变身份”。工作组全体组员以身作则,与所住连队党支部积极沟通协调合作,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推动精准扶贫为“第一要务”,以健全基层党组织为“第一责任”,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虚心向连队干部学习,遇事与连队干部商量解决,做到“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 兵团日报社住四十四团原种场“访惠聚”工作组组长魏长峰说,住连以来很多群众来找工作组反映情况,比较集中的就是低保问题。 5月31日,兵团日报社住原种场工作组向原种场学生赠送学习用品。 对群众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诉求,工作组认真记录,耐心解释,及时和连队党支部进行沟通,争取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力争把因为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矛盾控制到最小范围。 对群众反映的可以解决但又久拖没有解决的问题,工作组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待问题解决完后,再通过连队党支部通知他们,帮助连队党支部树立威信,让好人由连队干部来做、好事由连队干部来出面,增进与连队党支部的密切联系,力求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将生人变成熟人,将熟人变成自己人主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我们深信,只有将生人变成熟人、将熟人变成自己人,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让他们把我们当成自己人,真心信任我们,才能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魏长峰说。 为尽快掌握群众的家庭和工作情况,工作组所有成员俯下身子、放下身段,主动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与连队群众加深感情。 7月15日,工作组在34摄氏度的高温下走访慰问挂钩的扶贫对象。当走进贫困户热比古·坎吉家,得知她和丈夫离婚后独自抚养着3个孩子、自己身患重病时,大家的心情异常沉重。魏长峰安慰她困难是暂时的,相信在工作组和连队党支部的帮助下,困难是可以战胜的,并将元慰问金交给热比古·坎吉。 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先后成功解决吐逊古丽·苏拉依曼的自理金,调解乌斯曼·斯蒂克的婚姻,帮助古丽扎等青年再就业等十余件关乎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应邀参加连队青年举办的婚礼,慰问痛失亲人的老党员家庭…… 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工作组很快取得了连队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他们经常自发地给工作组送来自制的油饼、酸奶和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经常来工作组住点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把住连工作组成员当成自己的亲人。 联系农资援助,邀请专家授课,推荐青年就业精准扶贫惠及民生 春耕期间,工作组通过走访了解到,部分种植户缺少农资,有些家庭甚至连去年的农资款还未付清。工作组积极联系相关企业,通过兵团供销社棉麻公司给连队支援了10吨化肥,解决了部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使春耕春播工作顺利进行。 针对就业脱贫,工作组积极邀请新疆农垦科学院的专家亲临原种场红枣种植地,给种植户传授枣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协医院和东莞援疆的8名医疗专家来连队义诊,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疗意见,并为群众发放价值近千元的生活必备药品和余份疾控防治宣传资料。 对一些家庭生活困难、子女愿意外出打工但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家庭,工作组成员推荐他们到国有或私营企业工作,解决他们的困难。 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作为工作组主体单位的兵团日报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优势,在主动做好对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对外宣传工作的同时,魏长峰应邀参加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国土局、监狱管理局举行的新闻写作培训班,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外宣特点进行专题讲座,受到学员的好评。 自住连以来,工作组积极制作“两学一做”和“访惠聚”展板,并组织工作组成员和连队干部齐上阵,将住点院墙粉刷一新,共同绘制民族团结巨幅墙画,既装点了连队的风景,又紧扣民族团结进步年的总要求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 4月24日,兵团日报社住原种场工作组在连队主干道墙面绘制民族团结墙画。 作为兵团日报社的维吾尔文编辑,工作组成员古丽尼莎·买买提充分发挥自身业务能力,翻译录制维吾尔文《宗教极端思想的75种表现》,并在每天早晚利用“大喇叭”在连队进行播放。此项工作得到了“访惠聚”督导组的充分认可,并被其他工作组借鉴。 自编自演节目,群众广泛参与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通过走访和平时的观察,工作组发现连队青少年非常热衷文艺活动,只是缺少载体和平台。 鉴于此,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工作组积极组织了一台主题为“童趣无限梦想飞扬”的文艺演出,邀请图木舒克市政府、工会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为孩子们赠送学习用品。 图为5月29日,兵团日报社住原种场工作组举办的“童趣无限梦想飞扬”文艺展演活动现场。 由连队群众子女自编自演的节目,特别是时装走秀节目,虽然缺少专业的灯光舞美,但是淳朴和时尚交融,还是赢得了现场多名观众的一致好评。如今,时装走秀已成为原种场的一张文艺名片,团里搞活动都指定这个节目作为压轴。 有了这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工作组又成功举办了“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啊!”70岁高龄的连队退休职工海丽且大妈激动地说。当天,前来观看演出的群众群情激昂。 活动得到四十四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功举办如此规模的文艺晚会,并吸引多名群众现场观看,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连队的青年阿布都·热依木说:“今天我和工作组的成员一起唱国歌很激动,我唱的声音也大了一点,感觉很自豪。感谢工作组给我这样的机会,我永生难忘。” “我们在抓‘访惠聚’工作方面,特别是在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党建和扶贫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兵团党委提出的总体目标还有差距。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之重要。”魏长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组将继续依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完善和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在拓展和延伸为群众服务领域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在巩固维护稳定成效上下工夫,着力在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下工夫,和连队党支部一起开展好挂钩扶贫帮困及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用服务群众的情怀取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同。 “访惠聚”速览 兵团党委组织部工作组 举办“去极端化”法治专题讲座 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维稳法治宣传,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运用好“五把钥匙”,持之以恒地开展“去极端化”工作,近日,兵团党委组织部住十四师四十七团三连“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联合四十七团政法办举办了“去极端化”法治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紧紧围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极端宗教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宣讲,政策性强,内容充实,并结合实际,从群众身边的事例说起,通俗易懂,使各族群众真正理解“去极端化”任务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重要性。此次法治宣讲,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旗帜鲜明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通讯员樊宏亮李慧丽) 兵直党工委工作组为连队党员干部讲党课 7月22日,兵直党工委住莎车农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和三师莎车农场筹建办、莎车农场一连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以讲党课的形式,围绕“如何强化宗旨意识,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主题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邀请兵直党工委住莎车农场“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常俊卿同志讲专题党课。党课紧紧围绕《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密联系农场、连队工作实际,紧扣“四项治理”重点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对团场、连队党员干部应增强的“大局意识、规矩意识、节约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文明意识”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和讲解。莎车8月2日讯(通讯员柳文斌) 兵团住地方工作组维修道路获村民点赞 7月19日,对于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英阿瓦提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多年来困扰村民出行的糟心路终于变得平坦通畅,以往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村民前往一师四团赶集、打工、做生意变得方便快捷,脱贫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敞。 兵团工信委住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英阿瓦提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住村以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英阿瓦提村通往四团的道路一直是灰土满天飞的泥土路,道路路面坑洼不平、行车颠簸,给当地群众生活和生产运输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村民百姓这块“心病”,工作组多方协调一师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投资40万元,对村民出行前往四团的米道路铺设6米宽、3.5厘米厚的沥青路面,并对村已损坏的道路面经行维护和整修。 村民阿卜杜热合曼·阿西木高兴地说:“住村工作组来到村里的3年,给我们铺了柏油路、架起了太阳能灯、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盖起了安居房……村里的变化是一天一个模样,只要我们坚定地跟着党和政府走,大家伙儿的生活就会像哈密瓜一样甜,日子越过越好!”(通讯员郭湘锋) 兵团住地方工作组 组织七团与喀拉塔勒镇学校师生开展联谊活动 8月2日讯近日,兵团编办、一师七团住喀拉塔勒镇玛坦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组织七团中学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中心小学的余名师生开展了“兵地文化交融交流—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 七团中学师生参加了喀拉塔勒镇中心小学的升国旗仪式,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参与了民族团结知识抢答赛,随后的整场文艺演出活动始终萦绕着团结与融合的氛围,民汉师生共同表演了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舞蹈《爱我中华》、武术操《精忠报国》及极具民族特色的《顶碗舞》等。 通过开展此次“兵地文化交融交流—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增进了七团党委与喀拉塔勒镇党委之间交融交流的感情,也增进了七团与喀拉塔勒镇师生们的民族情谊,提高了师生们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自觉性。 公告通知更多新闻资讯,敬请收看三坪电视台每晚21:00《三坪新闻》。·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有话要说,请直接通过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怎么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