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塘向氏武术一脉传千年,灵魂是友善

发布时间:2016-12-7 22:00:19   点击数:
点击上方「微黔江」   中塘乡位于黔江区东北部,距主城约20公里,这里苍山如海、百溪争流、民风淳朴。在这片神奇的大山深处,有个双石村,流传着土家先祖遗留下来的宝贵民族传统技艺——向氏武术。在向氏族人看来,向氏武术不仅成就了中塘乡“武术之乡”的美名,而且向氏一族之所以能在这里发展壮大,也要归功于武术的凝聚力。9月26日,“寻源黔江”采访团慕名来到中塘乡,一睹向氏武术的风采。习武先习德,千年演绎成标本

  当日上午11时,正值中塘乡中心小学校的课间操时间。记者一行看到,孩子们手拿长枪,有模有样地耍了起来。“这便是向氏武术里的枪法,虽然这些孩子臂力不足,但却耍得有模有样。”向氏武术如今的传承人向国珍告诉记者,年他到这里执教后,学校大力开展向氏武术走进校园的活动,他就开始在三至六年级的体育课上传授向氏武术。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塘乡的向氏武术,为晋时武安军节度衙前兵马使向宗彦所创,经过多年的演变,形成了集刀、枪、锏、棍、锤、鞭、镖、叉、拳等诸般武术套路为一体的向氏武术,并成为家族文化,世代相传。

  提及向氏武术,如今已55岁的向国珍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中塘乡的向氏一族是在清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到中塘一带定居的。当时这一带土司环伺,想要在这里立足相当不易。但向氏先祖凭借着习武先习德的祖训和高超的武艺,得以在这里立足。向家人不但从不欺负弱小,且路见不平便出头,因行侠仗义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友善是魂,凝聚家族传美名

  从最初搬过来只有几十口人,发展到如今全区近个向氏族人,向氏武术也从曾经传人差点断代发展到如今的多位传人,可以说向氏一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得益于向氏武术友善的魂,可以说没有武术的凝聚力,就没有如今的家族繁荣。”向氏族人向国永如是说。

  向氏一族的老宅子坐落在双石村的大山深处,最热闹的时候这里居住着数十家向氏族人。每当月亮升起,寨子里的年轻人就聚到院子里练练拳脚,会武术的长者一边看着一边指导他们,也有孩子在旁边有模有样的学着。日子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寨子里的人们因为有了向氏武术这个先辈传承下来的共同财产,而有了共鸣,在不知不觉间把彼此当成了家人。

  向国永回忆:“土地放下户后,每到过年许多族人为了拜父亲向帮维为师,他们都会背着肘子、面条来我家。当时墙壁上肘子挂着上百根,看起来很是壮观。这些人在我家从初一住到十五,跟着父亲学习武术,家里的农活都是他们帮忙干。等到他们走的时候,肘子面条也吃完了。”

  回忆起以前住在寨子里的岁月,向国永很是怀念。他表示,那时候大家就像一家人,即使邻里之间在什么事情上有分歧,前一刻还吵红了脸,后一刻就会坐下来一起,先把饭吃了再慢慢谈。

“非遗”传承,枯木逢春正当时

  “在我们看来,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氏武术不是我们哪一个人的荣誉。它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誉,作为族人我们都有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向国永说。

  向氏武术曾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加上对传承者品性、身体条件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心术不正者不教,不能吃苦者不教”等品行要求,虽然在当地传承了上千年,但向氏武术的传人一直不多,最多的时候也就10余人。因为这个传统,加上“文革”期间向氏武术被禁止传习,向氏武术差点失传。

  为了不让武术失传,向帮维总是深更半夜将两个儿子叫起来,父子俩常围在火炉边,悄悄传授功夫。向国永因不愿坚持,而被父亲责骂。向国永介绍:“向氏武术本来是没有拳谱的,为了让它发扬光大,文革结束后,我父亲慢慢琢磨,凭记忆把拳谱写了下来。”

  年,向氏武术传人向国胜在黔江区首届乡村文化节上,展示了中塘民间遗留下来的向氏武术,让在场的领导和观众看到了深藏在黔江民间的一朵武术奇葩。随后,多次在市、区表演,并被收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濒临失传的向氏武术枯木逢春。

打破常规,发扬光大向氏武术

  “从年开始,我们不再保守,打破族规,只要品行端庄,愿意来学的,不分姓氏、不分男女,毫无保留地把家传绝技传授给他们。”向国珍说。

  向氏武术的传承人向国胜去世后,向国珍继承了传承人的位置,但向国珍深感自己年事已高,无法胜任。他和弟弟向国荣再三商量后,希望侄子向开吉可以承担向氏武术传承的重任,进一步把向氏武术发扬光大。

  在兄弟俩的再三劝说下,最终向开吉放弃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黔江开了一个向氏武术培训班。族里的人听说后,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最终培训班在南沟办了起来。每到寒暑假,向国珍兄弟俩都会到侄子那里帮忙,传授孩子们武术。

  在向氏族人的多方努力下,目前向氏武术传人约人,其中向姓多人,散居于黔江各地,主要传人仍为中塘乡双石村的向氏族人。

从生活中走出的向氏武术

  黔江区中塘乡向氏武术,是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塘向氏为家族世代传承且自成套路,招数固定,主要分布在中塘乡双石村向氏家族。

  向氏武术有刀、枪、锏、棍、锤、鞭、镖、叉、拳等诸般武术套路,每套均有固定招数。拳术四套,包括四明拳23招、偷身拳45招、五虎下溪拳60招、板凳拳32招;棍术三套,包括四明棍20招、子母棍28招、单头棍40招;刀术两套,包括双合刀28招、单刀30招;双锏一套37招;牛角叉一套46招;绳镖一套49招;九节鞭一套8招;流星锤一套49招;岳家枪法一套25招。向氏武术传人不断改良原有武器,现有为数不多的刀、枪、锏、绳镖、牛角叉等。其武术套路无文字记载,均为世代口授身传。

  中塘向氏武术作为土家族先祖遗留下来的民族传统技艺,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武术的信息,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条支脉。特别是其中的器械类武术,留存了古代战争和古代军队的传统武艺,为后人留存了一些失传的古兵器技法。

  向氏武术,每招每式都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每一套拳术都有一个传说,每一种兵器都有一个故事。在向氏习武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有的钟爱双合刀、有的擅长子午棍、有的喜欢双锏、有的把牛角叉舞得出神入化、有的将双棍对打和四八锤玩成了一绝。招式多样,手法善变,步伐稳固,刚劲勇猛,器械随处可取,功力随时可发。既可防身自卫,又可娱乐健身,实用性极强。

  向氏武术作为向氏土家族先祖遗留下来的民间传统狩猎绝活,它拥有本民族传统武术的原生态气息,也是中华传统武术领域的一门绝技。特别是其中的器械类搏击术,留存了古代战争和古代军队的传统武艺,为土家族传统武术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佐证。

我言我语城隍庙头摆龙门阵——鬼话连篇(记者田丹王长贵谭鹏王道文/图特约审稿人何泽禄)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白癜风遮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td/40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