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史记螳螂拳的内容与特点二

发布时间:2016-11-23 12:07:00   点击数:

三、梅花螳螂拳的内容和特点

梅花螳螂拳的步法有:马步、弓步、虚步、丁步、蹋步、玉环步等。

手形有:掌、勾、爪、拳、指。

腿法有:弹、蹬、扫、挂、抄、踹、摆、踢,以及反尖脚、斧刃脚和撩脚、杵脚、扣心脚等。

肘法有:黏肘、叠肘、墩肘、拐肘、顶肘、转肘、扑肘、朝天肘、掀肘等。

套路有:摇步捶、摇步掌、插捶、七接、八媒、梅花路、牧童指路、白猿偷桃、崩步、拦截、翻车、赤手穿掌、扑蝉、八方、掉捋、折採、展翅、摘要、传枝、八肘等。

身法有:拧腰坐胯,意形并重,内外兼修。

器械有:螳螂刀、达摩剑、八仙剑、燕青刀、六合棍、五虎群羊棍、六合枪、梅花枪、麓庵剑、螳螂橛、掠水棒、十八枪、双手带、双人对劈剑、滑大杆等。

对练有:蹦步对拆、梅花散、小拍案、双封手、贴身靠。

技法有:提拿封闭、粘黏帮贴、来叫顺送十二字。

传统功法:八段锦身法、立式拿气法、螳螂盘球、三回九转还阳罗汉功、拉封手、走闭手、抢捶等。拉封手是双人搭手活步,以五漏之手法出招式的着力点及发力。走闭手是双人活步,一攻一守,演练活步打法,抢捶即散打。

鱼鳞步灵活变化,其功法体系以八大势(指登、骑、吞、托、御、塌、猴、跨)为根基,以内力为本,与七星螳螂拳一样,以三回九转还阳法、罗汉功等为内功心法。以挑打功、铁砂掌等功法外练,以达内外双修之效果。发力方法注重顺动、刚劲、柔劲。梅花螳螂拳把全身十二个部位譬作十二锤用来击打,即头、脚、手、肘、肩、膀、膝、胸、背、腹、臂等。其用法有口诀说:头如波浪,手如流星,身如杨柳,脚如醉汉,取于心灵,发於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自神。这就要求手、眼、身、法、步的相互协调配合,有歌诀指出了其技击特点:出手点睛抢中门,挨近短打须靠身。孤中寻机刚直入,黏粘榜贴发寸劲,虚变真假多变化,刚柔互为法中蕴。手脚并用招势连,螳螂拳法日日新。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特点,以首尾相衔,阴阳转化,连绵不断,无始无终,含球不落,旋滚进,破成打,是谓太极。出手连贯,一手、三手、五手、七手之手法,鱼鳞步法灵活多变,如梅花开放,层层叠叠,环环相扣,尽出奇势,此为梅花之譬,螳螂者言其形也,观其缠、封、捆、扑,臂肘连环,无不出螳螂巨斧之式。

梅花螳螂拳,象形取意,结构严谨,朴实无华,技法讲究虚实相间、刚柔相济、变化莫测,打法一招多变,发力快速而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注重寸劲,太极劲,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四、子午梅花螳螂拳的内容与特点

子午梅花螳螂拳是以梅花螳螂拳基础,融合了子午拳及中国式摔跤技法的精华而创编的。其套路还是以梅花螳螂拳的套路为骨架,但在手法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新的内容。

套路有:1)梅花路(又称螳螂子午梅花路)分一路、二路;2)折枝(综合路),又称子午折枝,俗称折臂、擒拿;3)捕蝉(综合路),又称子午捕蝉一路、二路(以捕摔为主);4)拦截(综合了中国武术快跤),老话称——封堵套路;5)摘要(结合了摘盔、八肘、翻车、辘轳锤)。

练手功有大劈山、中劈山、小劈山。

练步功法有:大跃步(又称跃步实砸)、小跃步、以及迎门踹等。

实战套路有大子午梅花、中子午梅花、小子午梅花。

演练套路有三环套月、子午梅花连环掌(又名飞熊掌、二十四式)。

器械有子午梅花枪(又称梅花断门枪)、子午梅花刀、子午梅花剑、大梢子棍、单匕首,其他刀法有夜战刀(又称夜战八方刀,即夜战刀和八方刀两套)、五虎叠背刀(又称五护叠背刀)。

子午梅花螳螂拳注意内力修炼,功法有穿手功、子午推手功、子午童子功、八式单操手等。

子午梅花螳螂拳的特点是手法劈崩含合、捉打弹放,有山西内家形意的崩放劈打劲、又有太极的粘黏顺带化劲法,步法走梅花、鱼鳞弧步,但却用阴阳八卦里勾外联之法。子午梅花螳螂拳强调出手迅激,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技击上主张赢在前两秒,要求三多三快:三多一是多摔、二是多腿法、三是多擒拿中的点穴破骨。三快一是快打,二是快摔,三是快踢。其技击法十二字要诀:粘黏锁带、刁劈缠放、割抹柔锉。最能体现子午梅花螳螂拳特点的是练形歌诀:里勾外镰脚走环,八卦横劲守似绵,形意千钧刁含放,一招三跤便玩完。

子午梅花螳螂拳丰富了螳螂拳的内容,弥补了该拳技术上的不足,是大连武术界螳螂门中三大主流派别之一,尤以旅顺口区传播人数最多。也是大连北方武道馆散打获奖最多、大连天山武馆套路获奖最多的螳螂拳派。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td/22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