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哲学是研究整个宇宙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站在哲学的高度,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宇宙,混沌未分,为无极。无极蕴藏了宇宙中的一切信息,这一切信息是通过一阴一阳相互作用体现的,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论《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在一阴一阳相互作用产生的力的作用下,万事万物产生了,这万事万物就是宇宙演化的第三个层次,也叫三。无数个三就是万物,正所谓:“道生一(即无极,是对相对静态宇宙的抽象;太极,是对相对动态宇宙的概括),一生二(即万物的最高极点太极所蕴涵的阴、阳二极),二生三(阴阳交合生出三,无数个三也就是万物),三生万物是玄关,这个‘三’不简单,是以分仙与凡(最重要的向题就在于‘二’的交合由于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层次的‘三’)。”
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陈鑫为什么在卷首只画了两个图即“无极图”和“太极图”呢?无极图是“体”,太极图是“用”;无极图是相对静态的宇宙,太极图是相对动态的宇宙;无极图蕴涵了宇宙中的一切信息,太极图是宇宙信息的完整表述,太极拳又是“理根太极”的一种绝妙文化,所以它是小宇宙的人顺应大宇宙进行运动的规律性的动态显示。顺应大宇宙,就能够利用大宇宙的同步信息能量,因而说“太极文化,涵盖天地,博大精深;太极功夫,威力无穷,高深莫测”。
如果要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为理论来指导学习太极拳,就必须首先看懂第一页的两个图;同时也说明了太极拳只所以叫“太极拳”的原因;更进一步说明了足以“分仙凡”的“三”是哪个“三”,犹如《陈氏家谱》中所批注的,陈氏太极拳功夫层次可分为拳手、拳师、大家(即高手)以及神手和妙手四层次。而第四层次的神手和妙手就是非凡的“仙”,其中神手侧重从“过程”方面看,妙手侧重从结果方面看。从“手法”方面剖析,前者的出手是对对方的“克”,后者的出手是对对方的“泄”,“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插图
年,康戈武先生为《陈氏太极拳图说》所写的序首句中讲到,“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发行后,引起了武坛广泛、持久的
远古时代,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产生了拳术。四千多年前,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后,在人与人的斗争中拳术又升华为武术。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武术在明末,以外家拳和内家拳以及其他武术流派各显特点而著称于世。与此同时,指导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周易》理论,也经过两汉,分为象数派和易理派,至北宋又开始趋二合一,直到明末清初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动态、实践为主要特征,来知德(—年)以图画形式来展示其理的易学理论,反映小宇宙元炁在人体内的运动规律、经络学说的最高表现形态、子午流注理论。该理论萌芽于秦汉,产生于宋代,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代,其典型代表作是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以及此后对其针法继续有所应用和发挥的《针灸大成》(杨继洲,年著),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中华养生理论堪称世界一绝。东汉魏伯阳(生卒年不详)所撰《周易参同契》以金丹派的面目出现,开创了中华养生理论之先河;公元年,魏夫人得王褒传授《黄庭外景经》,魏夫人仙逝后续出《黄庭内景经》。内、外景经合称《黄庭经》为世人所推崇、称道。唐、宋时期,金丹派之内丹少阳派盛行于世,继有南北二宗、东西两派形成,其内涵丰富博广;兴起于唐、宋之间的内丹另一重要门派乃陈抟(—年)所创之文始派。陈抟以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为宗旨,揭示《先天图》,以明逆则成丹之理,著《指玄篇》等养生文献,精沉深邃。经箓派和金丹派分别首推上清经系之《黄庭经》和内丹文始派之《指玄篇》,对陈氏太极拳影响至深至广。插图
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年),既是文庠生,又是武庠生,他以其文武兼备的整体素质之优势,在家传式长拳的基础上,汲取了数千年中华武术发展的精华,特别是明末清初内、外家拳武学的精华,并以周易和经络学说以及养生理论为指导,创立了内、外家拳辩证统一的绝世武学——太极拳。主、客观条件以及理论和实践等诸多因素,足以证明太极拳诞生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姑且不细谈陈王廷创立太极拳后向外传播,渐又形成杨式、武式、吴式、孙式以及和式等诸多流派,就其陈氏太极拳自身来说,又经历了两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即陈氏十四世陈有本(—年)将陈王廷创编的原有五套拳、五套锤由博归约,简略为一路和二路;与此同时,陈有本与族兄陈长兴(—年)均为陈氏太极拳代表人物。此二人行拳各有特点。陈长兴的拳架宽宏舒展,陈有本的拳架精巧紧凑,时人对二人不同风格的拳法分别称“大圈”和“小圈”,或曰大架和小架。此后各自延续至今,为世人所瞩目。陈氏十六世陈鑫继承了原有太极拳一切理论和实践成果,在进一步感悟的基础上,第一次著书立说,对太极拳进行高层次理论概括。
《陈氏太极拳图说》这一巨著,不仅是一部武术著作,也是一部集天文、地理、中医、养生、人文、兵法、体育等多学科的论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动态显现形态的绝妙概括。当今,创于明末清初的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已走出国门,遍及世界各地,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插图
由于这部巨著博大精深,涉及诸多不同领域,读者不易进入其“神圣的殿堂”,在王跃平女士的提议下,由陈东山、陈晓龙、陈向武再次对《陈氏太极拳图说》进行了更为详实的点校和注解。我受陈东山先生委托,对该书卷首“无极图”“太极图”从哲理上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对点校版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与修正。首先,说明点校《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时所遵循的原则:
1、按原著的易理系统、经络系统、拳理系统、拳法系统四大部分点校。
2、点校出原著引用的易理卦象、引用的成语典故和文论出处。
3、对书中的原生态俚语音诂尽量准确地校释。
4、对书中笔误、勘误、漏误、失误尽最大可能的校释。
5、对标点、断句、分段、分篇(节)进行校释(包括书中图示、图解及读者难于理解之处),但尽量与其作者原意贴近。其次,对读者阅读本书提出几点建议:
1、注重对卷首无极图和太极图所蕴涵深奥哲理的理解,它是全书的总纲。
2、认真阅读康戈武先生所作的《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的序中所讲到的方法,即第一“以泛读明其概要”,第二“以精读取其精髓”,第三“以研读拓展学问”。
3、了解直至熟悉太极拳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它对阅读本书有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表的辅助作用。
4、学习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五行生克关系,熟悉周易的理论体系。由于太极拳是顺应宇宙发展规律的运动,所以它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如果懂得“易图”所蕴涵的天体运转规律,就能确定何时何地,面向何方行拳,就能使自身某一脏腑与大宇宙的能量发生同步共振,如该脏腑虚弱,就能在相应的时间内得到康复。
5、学习中医经络学说、子午流注理论,否则难以理解某一招式的功能和作用。
6、学习《周易参同契》《黄庭经》等古代养生经典著作和现代科学对宇宙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的新成果,理通则法通,法通则术通,术通则拳之功力可达出神入化的上乘境界。
7、注重实践,每日拳不离手,是太极拳界以至整个武术界的共识。老师指点,勇于实践,多做交流,也是读懂原著的重要方法。
大凡文议,总难免有“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之偏,故本文缺点以至错误肯定不少,更何况拙文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恐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弊,故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以至社会
本书系《武学名家典籍》系列之一。原书《陈氏太极拳图说》易理深奥,拳法精妙,并配以古朴的示意图,以描绘动作运行方式,阐释拳理。惜民国文言难以理解与学练,陈式太极拳嫡宗传人此次对原著四卷做了全面校注,并阐述了陈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练法用法、发展脉络。特配备陈氏嫡传陈向武的分解演练视频以供习练者参考。陈鑫
陈鑫(—),字品三,陈仲甡三子,叔伯排行五,陈氏十六世。前清岁贡生。为近代中国体育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文武兼备有成。为阐发陈氏世代相传之太极拳理,晚年发愤著书。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陈氏太极拳图说》为其代表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td/160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