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身体素质,有各自的迅速增长期,而且时机稍纵即逝。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应及时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体育锻炼应从娃娃抓起。 强健身体素质,终身受益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何为健康?人体的健康水平,常常是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专家介绍:身体健康素质(体适能)的诸要素为: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柔韧性。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对人一生有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总量呈下降趋势。如果人经常进行力量锻炼,他的肌纤维会粗,肌肉的横截面积会大,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会提高,从而改善骨骼状况,防止骨质疏松,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损伤,延缓衰老。 柔韧性好,即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很好,让人增加和保持关节的灵活度,有利于速度的发挥,让人的动作姿势优美,防止伤重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果。 07:25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最快 1、小学高年级“一学就会” 人体9大系统中,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先最快,所以和神经支配与神经感觉有关的灵敏、动作速度、技巧等的学习,要越早越好。 新生儿出生后的1~2年,大脑发育相当快。而小脑发育到3岁时,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崇尚“体育”的美国,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被带去学体操、游泳或滑冰。 《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到:人在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英文简称:BDNF)的递质,BDNF在神经可塑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6岁:大脑皮层各区域之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6岁时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 7-8岁: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岁时,特别敏感,可塑性最大。 13~14岁: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说,小学高年级是“一学就会”的年龄,不用费力,孩子们就能学会一些新动作,如假动作、射门技术等。 13岁以后:大脑发育基本定型,即使大量训练,也很难达到13岁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了。 据了解,篮球场在美国社区随处可见,孩子很小就在球场上摸爬滚打,很多巨星都是从这里冉冉升起的。 2、训练有最佳年龄,速度训练要抓住敏感期 “速度”为人体美第一素质;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速度”被称为灵魂、核心。因为身体内外所有随意肌的运动,均受“运动中枢”支配,因此,速度的发展敏感期,较其它素质要早。 “反应速度”的敏感期,为9~12岁;“速度素质”在10~13岁时期增长最快,如果此时期不进行训练,14岁以后肌肉收缩的速度就会缓慢下来;“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是7~11岁,以后频率提高就比较难了;“位移速度”,男子7~14岁,女子7~12岁。 因此,要想速度快和跑得快,7~11岁就要参加训练了。 发展“速度素质”的运动有:短距离赛跑、游泳、滑冰、自行车和乒乓球及其它球类运动。 柔韧性训练越小越好 儿童骨和肌肉的弹性好,关节韧带的伸展度较大,所以要让身体柔韧性好,应在儿童时期及早进行训练。 有助于柔韧性的训练运动有:体操、游泳、武术等。 不同人的体质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体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成分; 2、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和走、跑、跳、投、攀登、负重等身体活动能力; 4、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本体感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 5、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 孩子从小将基本动作练好了,以后球类、田径学啥会啥,他自己也会很自信。 所以,除了疲于带孩子学奥数、学钢琴、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等,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运动的敏感期,让孩子终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影! PS:仅供参考,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请谨慎选择。该文章转自“掌上运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到你的话,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