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这篇文章前 请配合以下bgm食用 带你梦回每一个早起跳操的早晨: 上千学生为何集体狂舞?班级女生为何频遭生理期困扰?钢铁直男王二狗为何害怕起床? 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敬请收看本期东八区儿童节特别节目! 《操场魅影》 上学时代的我们害怕三种东西—— 1.薛定谔的班主任——你永远无法确定这种听觉超常,校门口就能听到你的叽叽喳喳的生物是不是在教室后的窗口趴着。 2.考试后对答案的学霸——一句“没发挥好”,是人家装逼的起手式,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你怎么样?”其实人家发挥稳得一批,只是想关切一下身处成绩边缘群体的你而已。 3.万千少男少女的清晨噩梦——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这个伴着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的魔性课间活动,是为数不多能打破80/90/00后三代人长达30年的文化代沟,让他们有点共同语言的话题。 学生时代的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和眼保健操一样,这种持续了68年的全国性运动谈不上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它的唯一作用,大概就是能让班里的男生能偷偷瞄下隔壁班哪个姑娘脖子更白,辫子更长。 但这丝毫不能妨碍那些少年体操高手一展身手。遥想梨子当年,雄姿英发,校服红领巾,也是一名被学习埋没的做操奇才。 “时代在召唤”的背景音乐一响起,我就仿佛被临危受命,大任在身,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开辟新时代的被召唤者。于是身轻如燕,时而挥舞双臂雏鹰起飞,时而原地起跳舞动青春。 传说,七十年代的北京长桥有个小学生因为做操姿势标准优美,被什刹海体校老师发掘,招进了体校学习武术。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因为这小孩名叫李连杰。 从小做操标准的梨子曾经也是叱咤初中的广播操领操员,要是搁那时候被领导发掘,想必如今自己也是一名—— 老掉的广播操领操员…… 在鸡都可能还在沉睡的清晨,只要听到喇叭响起,音乐萦绕校园的时候,你就该知道——要跳操了。 一套跳完,虽说不上来大汗淋漓,倒也可以让人从困意中挣脱出来,展开全新的一轮语数英物化生轮番轰炸。呵,生活。 为了躲避一日一度的做操活动,我们比车迟国的糊涂国王都企盼下雨。 女生是广播体操时代的赢家,生理期的她们仿佛领到免死金牌,可以拥有长达一周的广播体操赦免权。也因此,不少姑娘频繁申请这项特权,造成一种年纪轻轻就生理不调的假象,迷惑众生。 男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伪装出崴脚的病情稍不注意就会穿帮,感冒打喷嚏也得轻伤不下火线,只能在前往“舞场”时趁乱飞入厕所,犹如躲进一座小型避难所。 强制做操的时代里,整齐划一的动作烦不胜烦,到了叛逆期,想要舒展个性的情绪就如同小虫子挠上心头。 如此一来,诞生许多做操界的人才。 班上的一个男生喜欢提前一节做操。别人做预备运动,他已经开始了伸展运动,别人开始伸展运动时,他已进行四肢运动。致力于带偏队友三年,风雨无阻。 无论是叛逆的野马,还是柔弱的书虫,早操时都会尽力压制天性。毕竟,臂甩太高会被当甲亢,动作做太骚会被当娘炮。 还总是有部分骨骼清奇的中二骚年硬生生把广播体操跳成亢龙有悔,一招一式,大有武侠风度,一看就是高手。 这一类人,论资排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他们属于操帝。 不过,寻根究底,广播体操在早起的确融入了中华武术的元素。有首歌这么唱到: 左三拳,右三拳,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排在早操队伍中最后的几个高大男生总不好好做操,仗着后排没人看到,就能把早操做成太极。整段垮掉更是比比皆是。 毕竟,太过认真标准可一点都不酷,在隔壁暗恋女生面前,怎么可以认真做操! 回忆起来,梨子已经分不清自己学了几套广播体操了。学校的广播体操更迭速度堪比楼下广场舞大妈们的曲单更新频率。刚学会雏鹰起飞,时代就在召唤了。 身怀三四套神功绝学,偶尔跳着跳着还会串戏到其他模式,成了我们童年的共同磨难。 只要你生不逢时,转学频繁,就能挨个把“初升的太阳”、“雏鹰起飞”、“时代在召唤”、“第八套全国广播体操”、“放飞理想”、“舞动青春”做个遍。 对于如何分辨哪个是哪个,这些神功盖世的做操健儿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就是回忆起那个专属的最羞耻的动作。 (传说中的“代表月亮消灭你”) 其中小学生专属的“雏鹰起飞”是黑历史诞生的重灾区。这是一套仿佛以仿生学为基础研发的广播体操,可——领操员变的是雏鹰,而你做起来就是一只沙雕。 无论过了多少年,我都会清晰地记得第一节准备活动,蹲在地上仿佛自己体内的奥特之力要喷薄而出,分分钟变身…… 譬如,“时代在召唤”中意义不明的“加油!加油!加油!”让小时候的我头一次觉得羞耻度爆表,林志玲看了会流泪。 仅次于这一招的是跑跳运动中的左右横跳。节奏响起,操场上的千名同学集体僵尸横跳,仿佛坂本附体。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半的人到了这儿都是用走的。因为——跳完要是鞋带没开,简直是你上辈子修得的福报。 转体运动是“时代在召唤”中唯一帅气的一节,不过做之前需要反复确认前后左右空间,要不然分分钟被前面同学手刀锁喉。 “第八套广播体操”似乎没有名字,但想象力丰富的我们还是给里面伸展运动中的动作取了个霸气炫酷的名字:弯弓射大雕。看一眼,就终身难忘…… 大概是时代已经把我们召唤到了,所以我们开始“舞动青春”。这大概是公认的最没有槽点的广播体操了。 唯一的缺点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电影《歌舞青春》讲的是几个美国学生做这套广播体操的故事…… 上了大学后,才猛然间发现这个陪伴了自己12年青春的每日例行活动,没了。 运动会可以不开,广播操比赛,竟然也没了。 长大之后的我们已经记不清自己跳了好几年的跳跃运动要怎么跳,电脑打字累了,才想起做一会眼保健操,脖子酸了,才捡起荒废多年的颈部运动。 这些曾经日复一日重复的记忆,转眼被工作加班睡觉起床的循环代替,这才想起,生活的重复与乏味,比广播体操更加猛烈。 不知不觉中,才知道,陪完了自己一整个青春的曲子,不是周杰伦的热门单曲,不是宝宝金水的魔改旋律,而是那一声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 -End- 编辑:梨子 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运动! 预备,起!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td/119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