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专家创编了中小学生健美操

发布时间:2016-3-19 13:30:49   点击数:

体育联赛搭建平台—

学校把“1”作为体育重点项目纳入本校教学课程、社团活动等,做到知识普及与技能训练相统一,如把帆船作为普及项目的文登路小学就成为了青岛市首批命名的帆船教育特色学校,德县路小学的游泳项目、燕儿岛路小学的乒乓球项目、市实验小学、北京路小学和榉园学校的绳操项目等真正做到了确保 “人人参与、人人掌握、人人提高”

随着市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市南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从2007年的20万到2012年的120万元,体育专项经费五年时间翻了六倍市南区教育局共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改建了学校的塑胶运动场和体育馆今年,市南区教育局又拨款300万元用于各校体卫艺设备配中国武术第一人备正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才促进了市南区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1+x”活动的深入实施,使市南区各校特色项目鲜明,并发展成为绝对优势项目文登路小学在“市长杯”帆船比赛中连年名列前茅,今年又获得全市中小学生“市长杯”帆船赛冠军;太平路小学连续六年获得青岛市网球比赛小学组第一名;德县路小学游泳连续5年一直保持市南区游泳比赛第一名,多名学生代表市南区参加市级比赛,在各个项目中蝉联个人单项第一;除此之外,市南区教育局还面向全区4万中小学生进行了推广健美操的普及活动邀请专家创编了中小学生健美操,校校成立了健美操队在全国普及健美操推广赛比赛青岛赛区的比赛中,市南区11所学校分获全国一中国武术操、二等奖

实践证明,市南教育局开展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趋势,满足了学生体质提高的需求,给青少年体育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带来了新气象、提供了新载体、增进了新实效,并逐渐走向了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此外,各校体育校本课程得到进一步开发,如燕儿岛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德县路小学、文登路小学、大学路小学等学校创编了乒乓球操、柔道操、游泳操、帆船操、橄榄球操;太平路小学、宁夏路小学、金门路小学创编了足球操;贵州路小学、福林小学、新昌路小学创编了篮球操;定陶路小学、榉园学校创编了排球操;镇江路小学、宁夏二路小学创编了手球操;基隆路小学、天山小学的武术操,嘉峪关学校、银海学校的功夫扇等,都具武术套路教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学生们的热切期盼中,一年一度的市南区“区长杯”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又拉开了帷幕昨日,市南区第三届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启动暨足球赛开幕式在太平路小学操场隆重举行

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抓手,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在市南区取得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市南区已有10所学校被评为市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

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核心—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从娃娃抓起,从习惯做起,这才是真正为孩子一生奠基

“1+x”工程成为亮点—

提高竞技水平,健康体魄

三是加强区域督导检查制定阳光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学生体质健康定期监测制度,以及督导监测结果公告制度等

市南区中国武术段位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旨在为学生展示体育特长、提高竞技水平搭建平台,更是锻炼学生健康体魄、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市南区“区长杯”市南区阳光体育联赛每年由市南区政府主办、市南区教育局承办体育联赛始终秉承“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学生锻炼兴趣”的宗旨,面向市南区全体学生开展整个联赛贯穿全年,覆盖了全区中小学校各个学段,分设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健美操、帆船、集体项目等十余项比赛

人人参与体育,学校特色发展

体育联赛自2011年推行以来,在市南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的不懈努力下,项目丰富、发动到位、组织规范、运作科学,在全区形成了月月有比赛、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良好运动氛围,为中小学英雄少年武术体操2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年有近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到体育联赛中来,促进了全区各中小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普及与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是有效利用大课间时间与市南区艺术“2+1”工程相结合,突破固有课间操模式,组织学生自编自创富有趣味的课间体育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玩起来、动起来在前期扎实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2013年市南区创新管理,继续深化此项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评比活动,区域内各校大课间除了做好传统的亮眼操、广播操、健美操之外,还结合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创编了一系列的健身操,如绳操、球操、武术操、搏击操等,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旋律和动作,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各校创编的健身操根据学校的幼儿武术中国功夫体育特色选项,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在运动强度安排上体现循序渐进的规律形式多样的健身操对于深化各校体育特色项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更将市南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引向深入

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健康、持续开展,除了政策保障、活动科学之外,是否能保障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市南区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落实与学生体育和体质健康密切相关的两课、两操、两活动

市南区各学校在原有项目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借助外力,与市级体育训练单位挂钩,与有知名度的俱乐部挂钩,外聘高水平教练,科学制定并坚持有系统的训练计划,促使“项目开展层面高、教师队伍水平高武术操旭日东升”合力推进目前市南区引进鲲鹏、中能、阿森纳三个足球俱乐部进驻9所小学,引进击剑俱乐部进入市实验小学、福林小学、新世纪小学、银海学校,引进柔道俱乐部进入莱芜路小学,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展、普及和提高,同时这些高水平俱乐部的介入,进一步的推动了学校“1+x”项目“1”发展和提高,也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围绕“让学生喜爱运动、学会运动、参与运动”的宗旨,精心提供健身项目“菜单”供学生自由选择例如市实验小学除了“跳绳”这一普及项目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长远发展的需求,精心选取了形体、国际象棋、轮滑、击剑、英式橄榄球、篮球六个项目,分别作为一至六年级的“x旭日东升武术体操1”特色体育项目,该校学生毕业至少可以掌握7种不同的体育技能;太平路小学确定的每人必选项目是该校传统项目“足球”,除此之外再根据学生年级段特点确定了一二年级网球、三四年级武术、五六年级空竹同时,北京路小学抖空竹、打花棍;八大峡小学的篮球;文登路小学的跆拳道;新昌路小学的集体项目;区实二小学的国际跳棋;5中、26中、57中的健美操;24中的排球;7中的帆船;51中的羽毛球;59中的田径都已初见成效而“深”,则指有的学校将“x”特色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和资源课题的研究中,积极探索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实施措施

“1+x”工程是自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市南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其中“1”,指每所学校突出一类体育项目特色,全员普及少年武术广播体操“x”,指除了全校普及的体育项目以外,学校自主确定的娱乐和健身类项目两类项目相辅相成,极大地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地深入开展

让运动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

一是重新调整课程、课时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定30分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两节课后增加一节体育活动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近年来,市南区中小学体育成绩之好为人瞩目仅2012年,在青岛市羽毛球比赛中,市南区代表队就包揽了初中组和小学组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青岛市中小学游泳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中学组总分、小学组总分三项第一名;在青岛市中小学排球赛8个组别中,市南区就取得了5枚金牌;在青岛市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市南区勇夺了男子组中学和小学混合队的两枚金少儿武术牌;今年,镇江路小学手球队赴京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冠军,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青少年手球比赛并进入16强,创造了中国代表队自参加“partillecup”以来的最好成绩……


http://www.xcgfxx.com/cjhz/pfbx/30.html
白殿疯病皮肤的变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ly/7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