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三丰派掌门钟云龙道长说武术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6-11-26 0:19:51   点击数:
武当三丰派掌门人钟云龙道长表演“武当三丰太极拳28式”:“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

问:我们很多人了解道教文化和道士形象都是通过武侠小说,很多人一提起道士都知道全真派、全真七子还有王重阳、张三丰在人们心中是大侠的形象,但是我们真正的道家武术和这些小说中描写的有怎样的区别?

钟云龙道长接受腾讯道学专访

答:武术大家常常会与武侠、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联系在一起。我曾两次与金庸先生见面交流,其实他自己不会练武术,但是大量阅读文献,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中国武术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当然进行了夸张。

对于我们的武术来说,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是影视作品简单能表达清楚的。特别是武当的道家功夫,我们讲的张三丰祖师,集中华武术百家之长,是道家文化集大成者,他把我们讲的人体科学、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融为一体,和中国的武术结合在一起,创立内家拳。

从拳术的表现上你可能看不出来那么好的效果,而小说家和影视作品会表现惊奇的动作,进行夸张。道家讲道法,是通过修炼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小说家和影视作品会表现惊奇的动作,进行夸张(资料图:图源网络)

武术境界越到后面可能越无所表现

道家修炼界有句俗话,“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很高境界的人是不多的,你看千百年来特别是最近这几百年来就是张三丰祖师。传统是可能达到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越到后面可能越无所表现,无为无不为,是一种内涵文化。生命科学,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达到精气神凝聚,能量的演化是外面无法看到的,练功的方法可能就是坐或是睡在那里,你没法表现。

武术也是这样,武术我们抽象的看到练动作练速度,但是到高处练的是一种超越的文化。不像到四十岁人的能量开始衰颓,常人是无可抗拒的,道家的功夫就是超越这个,四十岁、六十岁,甚至一百岁两百岁不退,这就是能量,开发人的潜能。传统武术是返璞归真的,借这个质朴的东西才有可能慢慢延伸发展,而现在的影视作品都是直接表现最高效果的,这是不同。

影视作品中的武侠形象(资料图:图源网络)

闯荡江湖(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三丰祖师的太极是中国武术的革命

问:一提到太极拳都知道是张三丰祖师发明的,但事实上内家拳法起源于古代道士修炼的活动,在三丰祖师前就有很深的渊源,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张三丰祖师之前是怎样的流变吗?

答:我们中国武术来源于早期原始生活的生存需要,我们现在最早可查的兵器是在三皇神农时期,已经形成一定风格,有了专业兵器,到现在大概得有六千多年。武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可查记载最早的是鬼谷子,创通背拳,形意、象形拳,还有八仙汉钟离。现在大家练的有一套功法是汉钟离创的:八段锦,到张三丰才从多元形成一体,提出太极阴阳的理念。生命科学的完善不仅是武当武术的创始,还是道家文化、中国武术的革命。

现在中国主要是两大流派:少林与武当

问:内家拳流派也很多,各门各派也各有特点,张三丰太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其他历史流派吗?

内家拳(资料图:图源网络)

答:武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从刚才讲的我们知道武术是来源于生活、形成于政权,夏商时期大量进入民间,如历史上的格斗士,像军人一样,回到家乡,社会也需要,在民间形成了很多,例如蛇拳、猴拳、通背拳……风格都是大同小异。明代是中国武术最完善的一个时期,开始以拳法的风格、内在修炼归类。

中国的武术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说,把阳刚的东西都归于少林,把阴柔的、内在修炼精气神转化的都归于武当,所以可能有武当派的不是张三丰祖师创立的这个拳,它只是风格特点巧合差不多,而在三丰、少林大的门派形成之后把元素吸收进去。所以现在中国是两大流派:少林与武当。当然民间有很多流派,内家有三大种类,被内家称为内家三大拳:形意、太极、八卦,太极拳又分类很多,比如八仙类的。现在民间流派特别多,当然都是内家以武当为核心,外家以少林为核心,外家也引用武当的元素。

“动静结合”“内外双修”才全面

问:我们知道,道士们平时修炼以打坐静功为主,有些道长们也练武,一静一动谓之道。练内丹与练太极拳是怎样的联系?

答:我们刚才说张三丰对武术和道家都是一次革命,在张三丰前武术就是武术,汉钟离等可能动就是动,静就是静。打坐通过这么多年的总结,有优点也有缺陷。打坐是炼精化气,像火烧水把能量转化成真气,是集中修炼而不是坐在那里、睡觉。

我们道教可是修性练命、性命双修。当然我们基础是性,心要静能量才能聚集起来才能练命,但以前可能修性时间久了没有练命,坐那里很舒服,但是也没有长寿,没有改变人体的自然规律,叫“坐日空亡”——道教常常出现的一种弊端,就是人不知不觉地就没有了。

打坐是炼精化气(资料图:图源网络)

如果意念太重,很容易出偏差,因为炼精化气在体内是火、是热量、热能,引用不好会出现问题,所以道教有一个“走火入魔”的说法。意念太重容易“走火”,久练武术如果不懂得精气神的修炼,会练出劳伤,意念太淡泊容易走入“空亡”。张三丰祖师都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完善:练,培养能量,然后修心,静下来,聚集能量,才可以达到炼精化气的效果。所以张三丰祖师出现后是基本上都采用“动静结合”、“内外双修”的新的修行方式,这是张三丰祖师的贡献。

道无界:dwjcsh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来自武当派、少林派、峨眉派三大门派同台献技,三派表演合体,气势非凡。

文章转采自“腾讯道学”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ly/24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