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王芗斋创建的大成拳的特点 大成拳是20世纪由王芗斋先生创建的1门新兴的拳种,它在当时对一些传统的武术门派来说是现代拳学,而对近年来所创建的如散打等武术界的新事物可说又是传统的。它经过了近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先辈的实践证明,大成拳已被人们所认可。它可以说是集健身和防身于一体的上乘拳学,它其中孕含着如中国古老哲学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的智慧,它已成为今天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的主要拳种。充分的了解大成拳的特点,对学习和掌握大成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学习大成拳的十几年来,觉得大成拳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在此逐一列出: 1.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大成拳”成拳较晚,所以它对很多传统的拳术进行了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它不是像有些书中介绍的大成拳是形意拳的桩法,八卦的步法,少林拳的立禅和太极拳的柔化之力,把大成拳说成了大杂烩。王芗斋先生创建大成拳是在对很多武术门派进行了分析后,并在充分的研究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屏弃了如套路、拍打等训练方法,以科学的实用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后,从而构成了独特的以“7妙法门”即站桩,试力等7种功法为主体的独特练功体系。这即是某种意义上的高级复古,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革,即便今天看来还是大胆的,是真正超出了时期的。 2.将养生作为主体之一:在重视养生和武术的同时,而又单独地把它从其他中分离出来。健身养生历来是武术修炼的一个主要目的。但自古武术就是只表现它的武术的一面,健身养生就像一个副产品,虽然像太极拳提出了“详推意图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观念,但这是很有限的一点。而王芗斋在对传统的学习和对武术界访问的进程中发现,武术界有严重的只重武术而忽视养生的问题,在他的《拳道中枢》中他就大胆对此进行了论述。自此,千百年来气功/导引重养生,而武术界轻养生重武术的观念得到了改变。 3.文人拳的特点:王芗斋先生由于他本人对佛、儒、道和琴棋书画等文化方面的成就,使得大成拳从1诞生,就有很浓重的文人色采。它的每个功法每句理论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对文化的重视,这已成为了大成拳门派的传统,姚宗勋先生提出“要做学者,不要做打手”,而象李见宇王选杰等先辈也无不在字画文学等方面,身体力行。今天,有些练大成拳的人不注意本身的修养,乃至不注意武德,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使得很多人形成了大成拳是流氓拳的印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实际这是一种对大成拳的误解。 4.重视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拳学研究:比较早的吸纳了现代科学的观念和现代体育知识,而构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新观念。王芗斋在创建大成拳的进程中,大量的鉴戒了西方的现代科学(如杠杆原理,螺旋运动等)和医学的知识(如肺部呼碳吸氧等医学原理),虽然今天看起来他是很不成熟的,但是在当时来讲无疑是具有革命是性的,后来王芗斋先生拳学思想的继承者姚宗勋先生将生理学/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大量的引入大成拳,并对拳学进行深层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足球等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当中,取得良好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历来没有人走过的新的武术道路。如在训练射击运动员时,应用意拳的精神放大的训练原理,在意念上将运动员手中的枪与靶心直接连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命中率,使几名运动员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一些运动会上打出了好成绩。王芗斋先生和姚先生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拳学研究,这一点经过时间的证明是实用的,这是大成拳的1大特点,这1重要的观念也将在今后给我们练习和研究拳术上赐与指点。 5.务实与务虚相结合:今天的武术界出现了一种怪圈现象,一些人大谈武术的如何如何奇异使得人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另些人则大谈武术的实用性以至于各种违背生理的硬功充斥武林。一味的务虚玩弄辞藻,明显脱离实际,而如果务实而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那只能是空中楼阁。 王芗斋先生一直坚持务虚和务实想结合的研究方针。小到人体的细胞的运动,大到人类精神领域的探讨。既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又有精深的理论的研究。我们在练习大成拳时一定不要盲从,要多问为何,只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研究拳学的真正应当有的态度。 传承道德文治教化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脊梁 郑华国中科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ly/11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