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习练武术的几个概念

发布时间:2016-12-3 20:51:34   点击数: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武术的宗旨,依然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这八个字。这个宗旨,也是国际上各类武术运动的参与者的追求。那么,为什么少年儿童应该参与中国传统武术的练习呢?

一、少儿武术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哪些提高?

增加身体柔韧度,提高动作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提高动作协调性,完成复杂精确的手眼身法步组合动作;

有效提高精神集中度和注意力;

促进集体意识和团队配合意识;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二、少儿武术最小应该从学龄期开始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以此为据,可以说从这时间段开始练习传统武术的少男、少女练就的就是“童子功”。换算成现在的周岁的年龄,相当于学龄期儿童的6周岁和7周岁。

传统武术从7、8岁时开始习练童子功,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最佳时间段,在这个阶段,骨骼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大于三分之一(1/3),骨骼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韧性好。少儿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这个阶段也是打基础的最好时期,比如“抻筋拔骨”的柔韧性练习,在这个阶段里进行练习,很容易练出来了。

“腰功”更是如此。传统武术谚语说:“没腰没腿,练拳不美”,这里所说的“没”是指没有腰功、没有腿功。没有腰腿功,练什么拳都不好看。没有腰腿功的柔韧性,许多的武术技术动作就做不出来,比如腾空动作、平衡动作等等。武术运动所需的一些内容,过了这个年龄段,可能一辈子也练不出来了。

当代科学和教育学也证明了儿童发育到学龄期前后的年龄,是十分适合习练武术的:6岁到7岁的儿童,肌肉更加发达,大运动越来越灵活、熟练,能比较好地组织复杂的动作,完成包含多个步骤或连续性的动作组合,体能稳步增强,运动记忆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将视觉、听觉信息转化为本体运动的能力随之增强。这些自然成长的成果,正是习练武术所需要的基本机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利于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一戳而就式的抻筋虽然很有成就感,但不可避免地易造成内在肌肉的撕裂以及韧带弹性降低。

三、少儿武术应注重筋柔和灵巧的练习

传统武术练习的一个标准是:“骨坚、筋柔、肉实”。其实这是武术人常说的“外五行”中的功夫。但是请家长们切记:“骨坚”和“肉实”是一个人步入青壮年阶段之后才应该练习的重点,如果放到少儿阶段练习,就会造成社会上传言的“练武术不长个”现象。这是错误的教学方法造成的损害。但是,“筋柔”则一定是要在少儿时期练出来的结果。有些动作和关节的灵活度,过了少儿时期就无法再习练了。

昆仑功夫俱乐部的少儿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特点,是遵循少儿发育和成长的特点,强调渐进式的抻筋拔骨童子功的练习,并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幅增加少儿身体综合性练习内容,充分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这样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完全不同于以选拔武术表演和武术选手为目的的专业院校和业余体校或武术队,是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角度出发的非常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武术,有关个人身心全面成长,正确的选择,可以习练一生,得益一生。不可不慎重!

从参与运动项目上看,可以肯定地说,习练传统武术的少儿们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能力都要强于一般孩子,这是得益于他们练就的身体灵活性和动作协调能力都大大强于参加其他运动项目的个体。其他体育项目还没有能够达到使人练习时需要同时兼顾如此多的不同动作要求和精妙变化,需要演练时集中高度的注意力,需要大脑思维快速运转给身体四肢发出动作指令。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独一无二的特色。

四、少儿武术的练习内容应符合少儿特点,循序渐进

学龄期开始,少儿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低年级小学生极具模仿能力。因此,拳法的清门正户十分必要。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拳法和理论指导,不同的理论指导着不同的拳法。无论哪个门派老师教授的内容都要从入门拳法开始,从基本的手法、腿法、步法开始,由简至繁,有始有终,使得儿童能够在反复不断地习练过程中,从中磨练出这一个门派的特点,打出这个门派的“味道”。待到具有一定的基础后,根据需要再习练另外门派的内容。切忌今天一个拳法,明天一个门派的教学安排,使得少儿难以通过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和套路训练内容,体验出一门一派的打法特点。

例如,少林风格的戳脚拳的特点是窜蹦跳跃、冷弹脆快,十分符合少年儿童的性格特点和身体成长发育的锻炼要求。戳脚拳的五花炮套路,是十分典型的基本拳法套路,最基础的套路动作仅仅四个,但是却包含着三个拳型——锤、砸、平拳,以及两个基本步法——弓步与马步。五花炮的升级打法是五个动作和六个动作,但拳型、步法并无新增内容。再接下来,是蛇形步打法的五花炮,“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要求难度有所增加。五花炮的动作貌似简单,民间武术谚语却有“学好鬼车(扯)钻,天下把式打一半”的高度评价,“鬼车钻”就是六动五花炮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五花炮打法的特点,这也正是动作简单的五花炮的魅力所在。而蛇形步,恰恰也是现代散打、搏击中的所常常能够用到的步法——避实就虚、出其不意的武术技击要求,而且这种步法在其他门派的拳法中也常常用到,比如梅花桩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当然,我们在接下来的少儿教学中,仍然以少林戳脚拳的套路、拳法系统地教授他们。

以童子功最重要的抻筋拔骨训练为例,一些小学员初来俱乐部时,筋骨看上去与成人相似,弯不下腰、抻不开腿,但是他们终究还是“骨弱筋柔”,与成人骨骼固化完全不同。我们在“抻筋拔骨”的环节上,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采取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方法,每次课程设置一小段时间,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的多抻拉一下,教师也因人而异地适当予以调整。三、五个月之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原本不太行的小朋友们,有的能够竖叉、横叉,有的稍微差一点的,也大致能够完成竖叉了。这也验证了“要想有功夫,就得花工夫”的说法,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往往是以撕拉肌肉为代价,貌似筋骨抻开了,但也失去了自然逐渐抻开的弹性和韧劲,造成的伤害往往是看不出来的。

昆仑功夫俱乐部的武术教学传承了韩其昌先生等老一辈武术家的丰富的多流派、多门派武学内容,练习形式各有特色,练习方法千姿百态。针对少儿武术教学的特点,从中提炼出活跃的少林戳脚拳基本功,以及拳、刀、枪、棍等原汁原味的传统套路。以下是我们昆仑功夫俱乐部少儿武术培训的“年度教学计划”,以作参考:

昆仑功夫俱乐部的少儿传统武术

年度教学计划

[1]  武术基本功练习(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攻)

1.  肩部练习

(1)  两人对面而立,相互做压肩练习;

(2)  两人侧面而立,相互做侧拉肩练习;

(3)  两人被对面立,相互做背拉肩练习;

(4)  单人做肩部的绕环练习;

2.  腿部练习

(1)  正压腿(左、右分别练习)

(2)  侧压腿(左、右分别练习)

(3)  后压腿(左、右分别练习)

(4)  仆步压腿(左、右分别练习)

(5)  竖叉(左、右分别练习)

(6)  横叉(左、右分别练习)

(7)  朝天蹬(左、右分别练习)

(8)  问心脚(左、右分别练习)

3.  腰功练习

(1)  前俯腰、左右侧俯腰

(2)  甩腰(前、后练习)

(3)  涮腰(左、右练习)

(4)  后下腰

(5)  手倒立

(6)  头手倒立

4.  五花炮  ——            

(1)  四动

(2)  五动

(3)  六动

5.  遛腿势——            

(1)  顺势腿

(2)  正势腿

(3)  外摆腿

(4)  里合腿

(5)  十字腿

[2]  戳脚门基础拳、械套路练习[少林风格的拳法]

1.  金刚拳——第一趟、三十六势:

2.  疯魔夜叉棍——三十二势:

3.  单凤刀——头趟、五十四势:

4.  五虎断门枪——头趟、三十二势:

[3]  辅助教学内容

1.  垫上运动

2.  翻滚倒立

3.  地面运动

4.  球类游戏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网页

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打造活泼灵巧勇气智慧的精气神

小架梅花拳网站: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cfeicui.com/wsdw/2761.html

------分隔线----------------------------